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报告:2022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信心指数总保持高位水平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9-05 19:14:46

3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中国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专委会在2022年服贸会期间携手发布《2022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洞察报告》。报告指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冲击,金融科技行业信心指数总体依然保持高位水平。

这一报告总结了金融科技当前十大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并提出行业发展政策建议。

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报告认为,2022年中国金融科技具有十大发展特点:

一是金融科技行业信心指数总体依然保持高位水平。整体来看,受访企业对行业未来发展依然充满信心,平均值为82,与去年持平。

二是金融业整体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深化,证券及资管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

三是超四成企业已经或计划境外展业,主要布局东南亚和我国港澳台地区。

近年来,东南亚金融科技发展迅速,2015-2020年,外国投资者对东南亚金融科技企业的投资增长了近7倍,是金融科技企业投资的新热土。叠加地缘和文化因素,金融科技企业境外展业往往优先考虑东南亚和我国港澳台地区。

四是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梗阻”,集中在担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风险。

五是PE/VC仍是金融科技最大投资方,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投资持续上升。

六是企业研发投入和科技人员储备“积厚成势”,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

随着更多金融科技企业跨越“创新死亡谷”,在有关激励政策的推动下,研发投入保障更加持续有力,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金融科技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持续增加。同时,作为金融科技企业的重要核心竞争力,企业中专业科技人员的占比也在不断提高。

七是大数据、AI、区块链、隐私计算应用深化,科技赋能综合化特征明显。

八是行业标准化意识仍待进一步强化,国际标准实质性参与程度存在不足。

九是近五成企业已探索算法伦理规范,仍有两成企业尚未开展伦理治理工作。

十是数据治理人才缺口最突出,模型算法、数字化运营、架构设计人才难求。

随着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和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深化,从业机构在业务数字化经营、数据能力建设、科技架构转型、数字化风险管理等领域的人才需求更加多元且迫切,领军型、创新型和实用型等各层次金融科技人才面临较大缺口。

报告指出,调研过程中还显示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成渝地区发展呈上升态势;六成以上受访企业成立年限超过五年,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企业已跨越“创新死亡谷”,进入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细分业务领域呈现百花齐放格局,平台赋能科技和普惠科技位居前列。

相关推荐
蓝色·匠心致远系列之三——90后工匠:以“蓝色”匠心延伸数字化转型

当下,数字化转型的春风吹遍各行各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让我们跟随肖益行和金灵两位90后工匠,一起探索行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专访:中国与东南亚互动增强 区域一体化推动经济增长——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张晓燕

“亚洲是全球经济的引擎。区域内国家相互合作并保持开放沟通至关重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在近日由财新主办的第二届亚洲愿景论坛上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湖南盐业集团数智化赋能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湖南盐业集团所属九二盐业“智慧工厂”项目一期工程成功上线运行。这家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我国最南端的井矿盐老厂,装上“智慧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