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淮北烈山区:深山灵枣熟 “香”出致富路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9-06 13:17:01

“处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9月3日,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黄营村灵枣种植基地里,一颗颗青色透着淡黄的灵枣挂满枝头,色泽晶莹剔透,散发出浓郁果香,十分诱人。被压弯的枣树下,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灵枣,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里曾是一片荒山,枣树多是野生,果实酸涩。20多年来,烈山区黄营村人通过辛勤的双手,开垦培育出目前淮北市唯一的灵枣种植基地。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各项政策的扶持以及种枣大户的带动,基地发展灵枣种植面积1.5万余亩,产量达500万斤以上,生产出的灵枣品质优良,知名度高,市场供不应求。

“枣子从上个月中下旬陆续成熟,过了处暑节气后,气温下降且温差大,枣子开始上糖上色。最近几天是灵枣成熟集中期,持续到本月中旬。目前看,今年果子的产量比去年要好,增收大概在四成以上。你看,它果型大,口感也好。”淮北市舞彩家庭农场负责人、“90后”沈慷凯一边指导市民挑选成熟的枣子,一边炫耀自己枣园的灵枣。今年灵枣亩产能达到2000斤以上,以批发、采摘和网络销售为主。正尝试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开了网店,每天在园内直播介绍成熟的灵枣。

早在2018年2月,“黄营灵枣”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批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跻身“明星”行列。烈山黄营村以此为契机,通过示范区的建设促进黄营灵枣产业发展。该村还扩大无公害灵枣栽培面积,在保持原有产品细、甜、脆等特点基础上,提高灵枣档次,增大商品竞争力。

这些年,灵枣种植基地内,新修的环山公路越铺越远、越铺越宽,道路两边陆续铺设了路灯;20多口深水井冒出清澈的山泉,让枣树不再缺水……这些基础设施不仅解决了枣农生产生活需要,更吸引了众多市民以及周边省市的游客纷纷前来赏秋景、品灵枣。

“黄营灵枣远近闻名,它口感极佳,又香又甜,让人印象深刻。这几天,我的微信朋友圈被灵枣刷屏了,忍不住带着家人来黄营村的枣园采摘。”当天上午,市民王芳一边享受着田园采摘乐趣,一边拿起手机记录眼前丰收的盛景。

“目前,黄营村发展种植户60余户,产值达2000万元,每年人均增收仅灵枣这一项就达2万元。下一步,我们将逐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灵枣种植,加强田园旅游与乡村农业有机融合,相互带动,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田园观光旅游,进一步发展‘黄营灵枣’这一优质品牌。”烈山区黄营村党总支书记李进憧憬地说。(杜磊    张超慧)

相关推荐
神木以村企结对为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神木通过实施“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全方位布局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以村企结对为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茶香四溢 铺就惠民之路 ——犍为烟草专卖局党支部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2024年,犍为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采用“1234”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路径,以“支部党员+终端专员”的模式,对全县范围内的乡镇开展了走访。

“芋”见美好 产业数字化为广西贺州增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素有“百年菜乡”美誉。贺州香芋更是以“味美、质粉、酥香”的特点闻名遐迩,芋头煲、芋头糕、清蒸芋条都是贺州人如数家珍的“吃货秘籍”,但最具灵魂的还数酥香美味的“香芋扣肉”,让香芋爱好者“芋”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