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2021年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 特色园区引领集群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9-15 16:54:50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14日于此间称,上海市工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7231亿元(人民币,下同)提高到了2021年的10739亿元,保持全国城市第一;工业总产值从33834亿元提高到42014亿元,突破4万亿元大关。

上海把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战场”。早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就提出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精品钢材、成套设备、生物医药六个重点工业。

面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动能持续涌现的新形势,上海推动上述六大工业转型升级,初步构建起以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为支撑,新赛道产业加速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新型产业体系。

具体来说,三大先导产业指的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2021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实现倍增,总产业规模达1.27万亿元。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为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2021年,上海六大重点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2.87万亿元。

上海还在布局新赛道和未来产业,发布了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数字经济等新赛道行动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以特色产业园区引领集群发展,自2020年起发布了三批53个特色产业园区,空间规模为210平方公里,有力支撑了“3+6”产业体系集群发展。

“通俗地讲,特色产业园区是我们园区发展的2.0阶段,原来1.0阶段引进了很多好项目,2.0阶段我们更加讲究产业链相关性,以形成产业集群,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吴金城说。

他介绍,前两批特色产业园区2021年营业收入约为2万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141亿元/平方公里,高出上海市平均值的70%。围绕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上海今年又推出一批新的特色产业园区。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