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率先出台省级地方性人工智能法规 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9-23 11:03:48

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22日表决通过《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上海率先出台省级地方性人工智能法规,对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将为上海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中国人工智能治理贡献智慧。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英介绍,近年来,上海着力建设人工智能高地。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从2018年1340亿元(人民币,下同)提升到3056亿元,产业人才从2018年10万提升到23万,实现双倍增。创新策源取得新突破。

张英指出,上海将进一步加大要素供给,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强化算力、算法、数据人工智能三大要素的支撑。上海将建立市级公共数据动态开放清单,开展人工智能产业数据资源调查,加大面向人工智能产业的公共数据供给,加强行业训练数据集建设。

据介绍,《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将进一步破解产业瓶颈,提升产业能级水平。张英指出,上海将进一步聚焦资源,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据悉,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上海鼓励培育系统集成商,鼓励以产品租赁、服务采购等新模式,拓展应用场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上海将探索在公路、城市道路及特定区域开展测试、示范应用和运营;在智能医疗器械方面,上海将开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指导服务,支持相关创新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等。

“我们将会同各区各部门,结合城市数字化转型,更好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生活、治理等各领域,打造一批城市级应用场景。”张英表示,上海将编制人工智能示范应用清单,加大AI创新产品和服务应用推广力度,探索“以应用促产业、产业推应用”的新路径;支持浦东新区先行先试,加快AI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融合赋能,迸发更多原创产品与解决方案。

“我们将进一步注重促进创新与防范风险相统一。”这位官员指出,相关部门将探索分级治理和沙盒监管,研究出台高风险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清单等。

相关推荐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施行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对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便捷行李物品和货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