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芡实收获季节。9月13日一大早,笔者走进安徽省怀远县常坟镇镇北村芡实种植基地,一个个芡实池塘宛如巨大的绿色地毯,芡叶连片、布满水面,几十位村民正在水塘忙碌着。
要在硕大的芡叶下面将果实采摘上来,需要经验和技术。只见村民孙灯凤快速地从水下捞出芡实,然后熟练地用小刀割断底部,状如鸡头的芡果就收割上来了,整个过程干净利落。
“早上5点钟就过来忙活了,每天能挣近200块钱。”孙灯凤高兴地说。
水里采摘正忙,岸上也是车来车往。安徽徽粮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洪胜正和工人们一起把刚采摘上来的芡果打包装车,送往不远处的简易加工车间。
分类、初选、打磨……车间内,几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剥芡实仁。“每亩地能剥出300公斤鲜芡实仁,按照平均价格每公斤40元计算,亩产值能达1.2万元。去掉成本,每亩最低利润4000元左右。”孙洪胜说,通过“线上+线下”交易,每天芡实交易量在3万公斤以上,带动100多位村民就近就业。
安徽徽粮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常坟镇流转了1.5万亩土地,除了1800亩芡实外,今年还种植了8000亩莲藕、4000亩订单高粱和1200亩糯稻,产业多元化让土地产值翻了几番。“仅芡实和莲藕,我们每亩要给村民2000元工时费。此外,还建设了80平方米的冷库,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下一步,将上马深加工生产线,把芡实、莲藕‘吃干榨净’。”孙洪胜说。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常坟镇芡实种植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带动村民就业增收致富的同时,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逐年增收。
“目前,我们镇芡实种植面积达2500亩,形成集种植、采摘、加工、储存、销售于一体的芡实产业链条,吸纳周边上百位村民从事相关产业。”常坟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孙言梅 年福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