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萧县经开区多措并举壮大首位产业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9-29 13:57:30

近两年来,安徽宿州萧县经济开发区以产城融合为创新突破,精心打造全面融入徐州、深度融入长三角发展平台,在提升功能性新材料、智能制造两大首位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4+N”招商模式,全力推动双招双引,以店小二服务模式,精心抓好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投资兴业新高地。

萧县经开区积极对接徐州工程机械与智能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成功招引了一批补链、强链和扩链项目,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深化与浙江瑞安、玉环等城市合作,做大做强汽车配件产业。萧泉工业园共入驻正民车业、丰禾机械等40多家机械制造企业;智能制造产业园已入驻企业53家,汽车配件产业园已入驻企业22家,电子产业园已入驻企业6家。主业突出、错位发展、富有特色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园区后发潜力逐步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抓规划先行,突出定位精准。统筹考虑园区功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有效衔接,科学编制了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以争创国家级开发区为奋斗目标,按照深度融合长三角一体化和扇形对接徐州的总体要求,依托皇藏大道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功能区、依托萧徐快速通道大力发展产城融合功能区、依托符离大道大力发展产研一体功能区,奋力推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萧县东部新城。

抓项目建设,积蓄发展力量。今年开发区存量项目154个,总投资370.2亿元。工业类项目126个,总投资315.5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18个,总投资25.5亿元;配套服务类项目6个,总投资29.2亿元。今年已新增规上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特色火炬基地项目通过专家评审。

抓精准招商,吸引八方金凤。搭建合作平台,勇于借船出海,积极利用华企云谷集团等专业平台以商招商,产生质量上的“顶天立地”效果和数量上的“铺天盖地”效应。去年共招引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企业50个,总投资168.4亿元(长三角地区投资77.5亿元)。

抓产城融合,提升基础配套以产城融合的建设理念,努力做好开发区产业发展、服务规划及城市功能配套,以产城融合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共筹集资金28亿元新建自来水厂3个、污水处理厂2个,改造污水处理厂2个,新建污水管网102公里、供水管网72公里、供热管网38公里,园区承载能力日益增强。

抓改革创新,激发园区活力。园区亩均效益评价拉开大幕,67家规上企业参加“赛马”考核。以标准地改革试点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全面提升区域评估工作水平和成效,9项评估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共编制成片开发方案4个片区,上报4个,批复4个。上半年共出让工业标准地45宗,一期1030亩已经挂牌出让,二期28宗即将招拍挂。以新大陆院士工作站、华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龙头,积极对接中国矿大、中科大等高校,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激发全区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腾笼换鸟”多招并用,成功处置僵尸企业11家,盘活闲置土地2400亩。

2020年以来,集群(基地)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个,总数达到23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总数达到5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总数达到11家;新增院士工作站1个(安徽新大陆特种涂料有限责任公司院士工作站)。

抓开放合作,基金运行良好。集群(基地)设立了2支基金,一支10亿元政府性产业引导基金(萧县久有股权投资基金),目前募集规模达到7.38亿元;另一支5亿元风险投资基金为安徽安元创新皖北风险投资基金,已募集资金2亿元。截至目前,两支基金已经投资项目17个,解决了企业融资需求,促进集群(基地)内企业健康发展。(徐学春)

相关推荐
安徽萧县:深化“一线工作法” 助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安徽宿州萧县深化“一线工作法”,全县上下聚焦发展大局,县领导、各单位“一把手”带头走出办公室走进企业现场、走在项目一线、走向对标地区,坚持问题在一线发现、工作在一线开展、学习在现场进行,主动担当作为,开拓进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安徽“萧县阳光玫瑰葡萄”上榜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萧县立足县域特色资源优势,加大葡萄产业扶持力度,强化科技赋能,突出品牌打造,不断擦亮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全县葡萄产业发展上作出了强农富民“大文章”。

一只保温杯的跨境电商之旅

2024年2月发布的《数字长三角发展报告(2023)》显示,长三角拥有3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占全国总数约五分之一,跨境电商规模更是占全国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