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13至2021年中国非金融领域累计利用外资1.2万亿美元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邵非 2022-10-09 16:28:39

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中共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13—2021年,中国非金融领域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2万亿美元,2021年利用外资金额比2012年增长55.3%,年均增长5%,利用外资大国地位巩固。

报告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中国利用外资愈加注重结构升级和协调发展,对接国际先进经贸规则的制度性开放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优势。

根据报告,2013年以来,中国利用外资规模连续多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2021年,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4.8万家,较2012年增长近1倍。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吸引外资更加注重结构优化,不断引导投资更多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倾斜。2017—2020年,连续4年缩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分别由93项、122项减至33项、30项,进一步放宽金融服务、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外资准入条件。2021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065亿元人民币,占当年利用外资总额的78.9%,比2012年提高30.7个百分点。

报告还指出,中国吸引外资能力不断增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营造法治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2020年中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创新外商投资法律制度,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法治保障。根据世界银行排名,中国已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快的前十个经济体之列。

相关推荐
外资金融机构“看多”中国经济前景

近期,多家外资金融机构表示,随着扩内需政策持续显效,各项措施加力,中国经济积极信号增多,凸显韧性和活力。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共建“一带一路”,法治风吹正劲

近日,司法部组织“‘一带一路’法治同行”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采访活动,探访北京司法行政系统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