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北京累计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60家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10-25 16:28:40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阳娜)记者25日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累计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6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8家,获得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的“小巨人”企业138家。

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整体表现出“高精尖、高研发、高成长”特点。超三成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于20%,超四成核心技术产品填补国际国内空白,超五成核心产品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近六成研发费用占比在10%以上,近七成企业与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配套,近八成属于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近九成企业研发人员占比20%以上。

为更好地支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北京市实施了中小企业“畅融工程”,截至2022年8月底,累计放贷232.26亿元,惠及“专精特新”企业2851户,节约融资成本超1.2亿元;设立“专精特新”成长基金,成立1年来已完成对9家“专精特新”企业的投资,投资金额超2亿元,被投企业后续股权融资近20亿元。北京市还推动了138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累计获得2.99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北京市搭建了“专精特新融通发展”平台,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与央企、市属国企、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提供大中小企业供需对接服务,平台上线1个月已有4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100多家大型企业注册。

北京市还建立了上市培育服务库,已征集入库481家“专精特新”企业,畅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渠道。截至目前,北京已有119家“专精特新”企业实现A股上市;323家“专精特新”企业新三板挂牌,占北京市挂牌企业比例接近四成。

相关推荐
中国服贸会汇聚共赢发展的全球和声

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年度主题的本届服贸会10日在北京启幕,8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展厅外,各色旗帜飘扬在首钢园的钢铁森林间;展厅内,世界各地的展品琳琅满目。一幅全球携手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图景正生动展开。

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支持承包工程企业境外资金集中管理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北京自贸区五年实现多个全国首创

7月3日,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市各区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在产业集聚、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多个“全国首创”“全市首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高水平开放持续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