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北京累计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60家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10-25 16:28:40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阳娜)记者25日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累计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6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8家,获得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的“小巨人”企业138家。

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整体表现出“高精尖、高研发、高成长”特点。超三成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于20%,超四成核心技术产品填补国际国内空白,超五成核心产品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近六成研发费用占比在10%以上,近七成企业与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配套,近八成属于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近九成企业研发人员占比20%以上。

为更好地支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北京市实施了中小企业“畅融工程”,截至2022年8月底,累计放贷232.26亿元,惠及“专精特新”企业2851户,节约融资成本超1.2亿元;设立“专精特新”成长基金,成立1年来已完成对9家“专精特新”企业的投资,投资金额超2亿元,被投企业后续股权融资近20亿元。北京市还推动了138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累计获得2.99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北京市搭建了“专精特新融通发展”平台,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与央企、市属国企、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提供大中小企业供需对接服务,平台上线1个月已有4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100多家大型企业注册。

北京市还建立了上市培育服务库,已征集入库481家“专精特新”企业,畅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渠道。截至目前,北京已有119家“专精特新”企业实现A股上市;323家“专精特新”企业新三板挂牌,占北京市挂牌企业比例接近四成。

相关推荐
北京2025年首趟中欧班列启程

4月16日,一列满载空调、防水卷材、轮胎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中国铁路北京局北京铁路物流中心琉璃河营业网点专用线缓缓驶出,驶向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标志着今年首趟北京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顺利开行。

北京中亚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4月7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机械设备、药品、自行车配件等货物的国际货运班列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金隅铁路专用线缓缓驶出,标志着北京至中亚地区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正式进入“常态化开行”新阶段。

辉瑞北京研发中心正式启用

这是辉瑞在中国的第三家研发中心,该中心将升级辉瑞在中国现有的全球创新药研发布局,将中国纳入辉瑞全球创新药的临床早期和所有关键Ⅲ期研究的同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