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五河:农村电商扩容提质创新涌动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11-21 10:56:55

“五河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色泽黄亮,层叠陈列,轻巧美观,干吃香脆可口,泡过牛奶或豆浆后入口即化……”日前,安徽蚌埠五河县沱湖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一场线上农产品带货直播正在抖音平台上火热进行。直播间内,主播与粉丝热情互动,屏幕上显示有四千多人正在观看。

“过去生产的馓子只能挨个到超市推销,现在有了电商直播带货,咱的馓子是供不应求。”馓子生产企业负责人周旭感慨道,触网直播,小馓子有了新“活法”。

走进五河县沱湖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完善的办公设施、标准化实用仓库,便捷的物流配送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该中心总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现有入驻企业26家,是目前五河县入驻企业种类齐全、配套服务完善、规模大型的电子商务创业园。在“互联网+”的热潮中,五河县为电商创客搭建成长平台的同时,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沱湖电商服务中心为我们小微企业发展搭建了平台,解决了创业初期场地缺、融资难、管理经验缺乏等问题。”一入驻园区的电商户这样说。

中心针对目前五河颇具规模的农特产品,以品牌联合形式打造不同产品组合包装,旨在对不同消费人群采用不同的推广策略,将农产品品牌文化及农产品品牌的价值观传递给消费者,提升联合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

“传播品牌价值,促进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和信赖,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进而形成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提升产品的溢价能力。”沱湖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陈浩然说,经过前期实地考察,整合适合在电商平台销售的五河本地农产品100余款,目前在中心集中展示产品共70款。

电商创业“孵化器”,点燃创客梦想。以“加强电商人才培训”“培育电商带头人”为重点内容,依托沱湖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五河县针对返乡青年、产业大户、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负责人、有能力有意愿的脱贫户等不同群体,开展分层、分级培训,已培训学员520余人次,通过培训培养上岗主播20人、开通抖音电商账号15个、注册电商店铺20余家。

“我们还同步推进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内其它三个乡镇电商服务中心建设,建设涵盖试验区的电商服务体系。目前已完成试验区其它3个镇级电商服务中心选址、所有站点均已装修完成,已正常投入使用,试验区内13个村级电商服务网点已挂牌,设备采购完成,工作人员全部到岗。”五河县商务局负责人说。

在五河县,农村电商已成为农产品销售的“直通车”、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推进电子商务与农业农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五河县围绕省市目标任务,根据省商务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等相关要求,采取多种举措,为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挖潜。近年来,该县依托电商平台,实现农户与市场无缝对接,有效衔接产供销各环节,化解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支撑农户增收和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该县建成县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乡级电商服务站14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40个,基本实现“县域有中心、乡镇有分拨、村村通快递”目标,从县城到镇村实现24小时内送达,农村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解决。积极联合各电商平台与企业,助推五河特色农产品上行,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今年前8个月,全县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228亿元,新增电商经营主体72家。(年福烨)

相关推荐
安徽五河新集镇:千亩蒜薹丰收 “蒜”出乡村振兴好篇章

今年五河县新集镇全镇种植大蒜2000多亩,现已开始全面采摘蒜薹,紧接着挖蒜头,双重收益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

安徽五河民歌——流淌的乡音 传承的歌谣

淮河之畔的五河县,水网密布,土地滋养着独特的文化,源自生活的五河民歌,如今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五河:版权宣传“四进”活动有声有色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与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交汇之际,五河县委宣传部精心组织开展版权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广场”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