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22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新加坡第一,上海跃居第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12-01 13:20:29

11月30日在沪发布的《2022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以下称“指数”)显示,新加坡蝉联冠军,上海由第四跃居亚军。

第三到十名分别是东京、首尔、蔚山、台湾、香港、北京、西澳大利亚、以色列。

该指数由上海市软科学基地“上海市知识竞争力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和国际竞争力中心亚太分中心等联合研制,这也是自2010年以来该排行榜的第十三次发布。

据介绍,该指数对亚太53个地区用19项指标进行评估,综合反映了各地区将知识资本转化为经济价值和居民财富的能力。

中国在今年的榜单上表现出色,在前十名中占据四席。大陆地区知识竞争力差异显著,分布在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的上海和北京位居前十,第二梯队的广东、天津、江苏、浙江在第十七到二十位;其余位于第三梯队,但其中山东、福建、江西、湖南、重庆比较靠前,位于前三十名之前。在大陆所有省份中,进步最快的是湖南、天津和宁夏,三者排名分别上升8位、7位和6位。

研制该排行榜的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知识竞争力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罗守贵指出,本次评价采用的主要是2021年的数据。在过去一年,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影响较大,但中国是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一个正增长的国家。在19项指标中,中国在单项指标前十名中,每千从业人员在知识密集制造业中的就业人数占据7席,经济活动率、每千从业人员中经理人数、每百万居民专利授权数量均占据6席,就业率占据5席。

上海的知识竞争力连续10年位居前十,自2016年以来连续7年位居前五,今年跳升至第二,表现出稳健上升的态势。上海的知识密集产业优势尤其明显,其中四个知识密集制造业总体排名第二,知识密集服务业排名同样位居第二,知识密集产业的就业密度在所有53个地区中优势非常突出。显示出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巨大成就。

此外,上海的私人股权投资位居第二,千人经理人数和政府R&D投入均位列第五,区域经济产出强度位居第六。上海在人力资本、知识生产、知识经济产出多个环节均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

北京的知识密集服务业就业密度、政府R&D投入、人均私人股权投资均位列第一、百万居民专利数位居第二,在创新投入、知识产出方面优势明显。

罗守贵认为,2021年中国人均GDP历史性地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下来要从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迈进。未来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创新驱动,以知识经济支撑高质量发展。

“知识竞争力指数”( World Knowledge Competitiveness Index)由总部位于英国的国际竞争力中心(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提出。自2002年起,该中心开始发布《世界知识竞争力指数年度报告》,以全球125个主要地区作为评估对象,测定这些区域的知识竞争力指数并据此排定名次。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为该指数的一个板块,自2010年开始由国际竞争力中心授权在中国发布。

相关推荐
拉克森在沪当起“618”促销员 见证中新航空运输企业携手打造“南向通道”

见证中新航空运输企业携手打造“南向通道”,在中国企业的直播间当起旅游“促销员”,出席中新多个行业的推广交流活动……6月18日恰逢中国电商和零售行业的“618”年中促销节,正在上海访问的新西兰总理拉克森通过密集参访,切身感受中国市场的旺盛活力和中新合作的巨大空间。

《奔流》第二季伦敦开启 中英加强人文与城市发展对话

6月10日,《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第二季启动仪式在伦敦开启。

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开幕

6月5日,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的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围绕“应用驱动绿色转型”,由主题展览、系列论坛、贸易对接三大板块构成,来自德国、荷兰、日本、英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逾300家行业企业全方位展示全球碳中和领域的前沿成果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