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五河大新镇:探寻“薯”光致富路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12-15 09:29:52

日前,在安徽五河县大新镇郭府村盛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红薯地里,村民们正在收获着红薯。5年前,村民贾廷林成立了盛泰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569亩,采取蔬菜轮作的种植方式,种植了香芹,白菜,红薯等蔬菜,通过种植大棚蔬菜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蔬菜产业,使蔬菜产业进一步规模化、专业化,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今年种的都是‘烟薯25号’,来自山东烟台,是一种红皮黄心蜜薯,生吃鲜嫩爽口,烧烤更具风味,蜜汁流油,软糯香甜,被称为红薯届的扛把子,又被称为蜜薯,一条红薯根能结七八个红薯,不仅品质好,商品率也高。”正在地里忙活的合作社负责人贾廷林拎起一大串红薯介绍说。

据悉,今年盛泰合作社共种植红薯30亩,其生长周期约为四至五个月。因属块根作物,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强,亩产量最高可达6000斤,售卖价格2元左右,去掉化肥、农药、地租、机械、人工等费用,1亩净赚8000元左右。30亩地预计能挣24万元。贾廷林道出了他的致富经。更值一提的是,红薯种植也给村民带来了火红的生活,红薯收获时节村民在合作社务工,每天能挣到80元,带动了村内10余人就业增收。

红薯种植只是郭府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郭府村按照“坚持党建引领、壮大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和“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合作社经营,村民流转土地,就近就业方式带领村民增收致富。(韩天蝶)

相关推荐
安徽五河新集镇:千亩蒜薹丰收 “蒜”出乡村振兴好篇章

今年五河县新集镇全镇种植大蒜2000多亩,现已开始全面采摘蒜薹,紧接着挖蒜头,双重收益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

安徽五河民歌——流淌的乡音 传承的歌谣

淮河之畔的五河县,水网密布,土地滋养着独特的文化,源自生活的五河民歌,如今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五河:版权宣传“四进”活动有声有色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与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交汇之际,五河县委宣传部精心组织开展版权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广场”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