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怎么走?多位专家解读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3-01-09 11:03:52

全球变局下,如何稳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平衡好促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践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当下摆在金融行业面前的一大考题。

日前,由新华社瞭望智库主办的“第七届新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就“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务院参事、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指出,我国发展养老第三支柱潜力空间巨大,但目前养老第三支柱还处在起步试点试行阶段,需要不断改革、探索、完善和突破。除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国家为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障之外,也应加快企业年金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加快发展居民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让第三支柱不再成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严重短板。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表示,2023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应该做到“四个努力避免”,同时要解决好“四个赤字”问题。一是努力避免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二是努力避免在全球经济衰退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三是努力避免全球两个平行市场的形成;四是努力避免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对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的冲击。解决这些问题,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现存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资本市场发展和完善金融监管方面仍有诸多重点工作亟待推进。资本市场方面,应持续改善上市公司结构的制度安排,包括实行注册制、完善市场发行定价、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培育合格机构投资者、建立市场化退市机制等,同时大力发展资产管理市场,降低间接融资比重。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党委书记单强认为,金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必经关口。目前,金融数字化转型在理念、机制、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破解的老问题和新挑战,要着重关注几项原则性问题,即践行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树立系统观念,紧扣安全发展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表示,需要构建零碳金融市场体系来支持国家的碳中和战略,让市场发挥金融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发挥碳价格发现和逼近的机制,配置资源找到价格;同时继续提高零碳金融融资在整体社会资源中的比重,丰富银行零碳贷款的结构和零碳银行的产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优化零碳金融市场结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碳交易市场。

论坛上,瞭望智库与中国光大银行共同发布了《2022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白皮书——商业银行消费者服务治理体系(C-SAS)构建之策》。《白皮书》指出,提升消费者服务能力是银行零售转型的关键,也是银行未来核心竞争力所在,并针对消费者服务治理体系建设,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提出建议,为构建商业银行消费者服务治理体系给出了有益探索。

相关推荐
“跨城养老”按下快进键——京津冀养老产业十年成效观察

十年来,三地基于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便利,持续加强养老资源对接、提升,努力为三地养老协同创造条件,让三地老年人能切身享受到便捷和优质的服务。

重庆:年内启动建设一批行业“产业大脑”

记者2月3日从重庆市经信委获悉,2024年重庆将面向工业领域启动建设5个行业“产业大脑”,助力贯通政府产业基础数据、行业公共数据、企业共享数据,实现全行业、全产业链智能化协同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中信银行扎实推进数字金融 打造“AI+BI”双轮驱动

​中信银行围绕“数字中信”战略目标,立足科技兴行,提速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在业务场景的深入应用,积极打造“AI+BI”双轮驱动的能力中心,努力推动全行数字化转型“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