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通报的2022年三季度全省投资“赛马”激励地区名单中,萧县名列其中,是宿州市各县区中的唯一一家。这是萧县继第二季度获得省政府投资“赛马”表彰激励后的又一殊荣,也是该县持续激发投资活力,实现经济稳进提质、高质量发展的最好诠释。
投资“赛马”指标主要聚焦投资规模扩大、重点项目实施两个方面,重点考核评价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投资额占全省比重)、增速,以及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新开工项目、投资进度、总投资超10亿元非房地产重大项目等。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2022年,萧县坚持“项目为王”,做优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紧盯项目谋划、落地、推进、协调、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全力推动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投资工作有力有为、争先进位。
截至目前,萧县2022年列入省亿元以上计划开工项目53个,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参加全省开工动员项目34个,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1.2%。
全领域狠抓项目谋划储备
项目谋划是高质量发展的“起跑线”和“第一棒”。萧县紧紧围绕县情实际,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谋划,坚持“谋划引领、滚动储备、压茬推进”,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储备,谋划了一批惠民生、促发展、补短板、强弱项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战略性新型产业项目。紧盯国家政策方针、投资导向、资金投向,聚焦重点行业部门,推行重点项目会商会审制度。县政府主要和分管负责同志定期组织项目谋划论证会议。
打造项目主引擎,构筑发展硬支撑。萧县谋划2023-2026年重点项目共计844个,总投资6103亿元。其中2023年谋划重点项目399个,总投资1351亿元;2024-2025年谋划重点项目444个,总投资4733亿元;2026年谋划重点项目1个,总投资19亿元。
全链条聚力项目招引落地
萧县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及时调整“十大产业”推进组,推广实施“4+N”招商模式,完善招商引资论证决策机制。聚焦新材料、机械制造二大主导产业,坚持“招引优质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采取延链补链抓招商、优选对象抓招商、精准对接抓招商、领导带头抓招商等方式,高质量招引项目,不断凝聚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招商引资,为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润泽着萧县欣欣向荣的“产业田”。萧县搭建“网络会客厅”,开展“云招商”70余次,洽谈跟踪项目60个,签约项目53个、总投资314.1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35个,投资120亿元的光伏制造产业园、投资60亿元的风光储新能源等项目相继落户。徐州招商引资推介会集中签约项目24个。华企云谷淮海工业智造园首批18家企业签约入驻。同中国矿大、江苏师大达成战略合作。成立中科大先研院共建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全方位破解项目要素瓶颈
资金怎么融、土地如何征、项目怎样包装、要素如何保障、开工时间怎样确保……萧县定期召开重点项目谋划论证会议,围绕可实施重点项目要素保障逐一开展针对性论证。实行重大项目“项目单位主办、要素保障组领办、领导小组会办”要素保障机制,严格对照“六个有没有”要求,主动指导、提前介入。
项目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破解瓶颈,才能茁壮成长。萧县实行“手续齐全立即办、完善资料尽快办、创造条件设法办”的原则,要素保障部门深入一线办理业务,实现全程代办帮办,切实帮助项目企业加快立项、可研、用地、规划选址、能评、环评、施工许可证等审批办理服务,全力打通要素保障关,扫清项目建设“绊脚石”,高速推动全县项目早落地、快开工。
全过程重塑项目推进流程
重塑流程疏“堵点”,优化流程添亮点。萧县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下设1个办公室、10个专项工作组,协调推进行业部门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了职责明晰、运转高效的服务体系。严格执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跟到底”的推进机制,高速推进全县重点项目建设。
萧县健全完善重点项目督导调度工作机制,每周召开全县重点项目工作调度会,以现场观摩与会议调度相结合的方式精准调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全县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在精准调度的基础上,保持定期现场督导,紧盯节点,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确保在建项目“天天有进展、周周有变化、月月出形象”,扫清项目建设“绊脚石”,高速推动全县项目早落地、快开工。
归零翻篇开新局,凝心聚力再出发。萧县将牢牢抓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一“牛鼻子”,坚持“精力围着项目转、资源围着项目配、工作围着项目干”,做到抓项目建设一刻不停,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关键作用,奋力交出全年发展高分报表。(王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