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美智库报告:中国正从模仿者向创新者转变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赵娜 2023-01-28 16:11:17

参考消息网1月27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24日报道,中国经常被工业化国家视为善于模仿但不善于创造的国家。但1月23日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衡量创新的一个关键指标上,中国已经超过美国,并且正在另一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专注于美国科技政策的华盛顿无党派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的报告发现,中国在2020年的创新水平是美国的139%,高于2010年的78%。

根据另一个衡量两国经济和人口相对规模的指标,中国的创新产出是美国的四分之三,高于2010年的58%。

据报道,该基金会主席罗伯特·沃特金森与研究助理伊恩·克莱共同撰写了这份报告。沃特金森说:“中国正在从模仿者向创新者转变,它在走一条亚洲四小龙所开辟的道路———但规模要大得多,地缘政治后果也大得多。”

中国已经在超级计算机、太空探索、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高铁等几个关键领域展现出引领全球的巨大潜力。

据报道,这份题为《觉醒吧,美国:中国的创新能力正在超越美国》的报告称,如果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能够加入这个精英俱乐部,它将在数十年间改变全球地缘政治、供应链和力量平衡。

近些年,中国加快了创新努力,并用官方文件将目标具体化。

长期以来,西方领导人和技术专家一直低估中国。

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研究了2010年至2020年间的22项创新相关指标,包括风险投资、专利和先进产业增值。它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几乎在每一项指标上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中国取得重大进展的方面是:科学和工程文章的数量和质量、与特定创新相关的全球专利数量以及其通过专利和其他进步所获得的报酬。

到2020年,中国所拥有的国际专利族数量超过了美国。除了地质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中国在所有被调查领域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均超过了美国。

报道称,世界经济论坛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称,2021年全球获批的170万件专利中,中国占到了39.6%,其次是北美,占19.9%,欧洲占11.8%。

但情况好坏参半。报告称,除数学和统计学之外,中国研究在所有领域的影响力都不及美国。在将创新转化为高研发产业和高技术出口方面,中国也比美国弱。

该报告进一步指出了一些对中国造成不利影响的社会趋势,例如中等收入状况、人口迅速老龄化和经济生产率下降。

相关推荐
新华时评丨创新驱动,激发增长新动能——中国发展增益世界之创新性

在保护主义逆流冲击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中国以创新强健经济筋骨,增强自身经济韧性和活力,驱动高质量发展航船破浪前行,为全球产供链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

新华全媒+|创新潮涌链博会

本届链博会不仅在先进制造链展区首次设置创新链专区,还首次举办“链博首发站”新品发布专区。全球供应链上的新产品、新工艺、新场景、新生态竞相“绽放”,让观众眼前一亮。

夏季达沃斯论坛丨为创新营造良好“生态系统”——来自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新”声

创新,是多年来夏季达沃斯论坛持久的话题。正在举行的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商、学、媒体界代表就创新议题进行深入思考,“创新生态”是其中的一个高频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