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萧县白土镇:100万袋黑木耳菌包为丰收种下“希望”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1-28 14:58:47

眼下正值冬闲时节,但是在安徽省萧县白土镇费村安忠建家庭农场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们正在生产黑木耳菌包,拌料、装袋、高温消毒、授菌等,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

负责人安忠建介绍说,农场菌包生产马上就要收尾,这意味着这一季白土镇计划生产的100多万个菌包即将全部完成。

“冬春养菌,春夏育耳”,每年十一月份至次年一月份是生产黑木耳菌包的时间,从拌料到种植实现一条龙作业,每天至少可以生产6000个菌包。

制作完成的菌包整齐码放在28℃的恒温发菌室内,1个月便可长出菌丝,3月份开始移出、浇水、生长,每亩地放置12000—13000个菌包。第一茬黑木耳在3月下旬采收,整个采收期持续到7月份。

待黑木耳采收结束后,农场里还可以种植秋季作物或蔬菜,一地两收增加土地效益。

菌种是决定黑木耳品质优良的关键,对于这一点董店村乌牛山家庭农场的朱海竺最有发言权。

2014年,到过多地学习的朱海竺从外地买来5万个菌包开始种植黑木耳,当年就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紧接着,他摸索着自己培育菌种,试验成功后,他开始大量生产菌种和菌包,一部分留下自己种植,一部分低价售向附近的家庭农场,实现抱团发展。目前,白土镇黑木耳种植家庭农场已经增加到6家,年利润超过一百万元。

白土镇白土社区安海家庭农场种植黑木耳已有3年,这次农场准备了13万个菌包,预计收入将到达20万元。

黑木耳产业不仅让种植户尝到了甜头,也让附近村民多了一份收入。每年制作菌包时,村民冯玉芳都会来干活,每天只工作4个小时,20多天的工期可以挣到1500-2000元的务工收入。

白土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张宜红介绍说:“黑木耳采收晒干后,山东等地客商上门收购,连续多年来价格稳定,利润可观,这也让黑木耳种植得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小小的黑木耳在白土镇成了带领村民致富的特色产业,白土镇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打破固定思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致富带头人带动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参与特色经济农作物生产种植,实现固本强基、产业富民,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李芳芳  王凡)

相关推荐
陕西横山:精准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横山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摒弃“一刀切”模式,聚焦山地苹果、羊子饲养、水稻种植等特色产业,对种养殖主体开展“定制化”培训,推动农业人才培育升级,以技术赋能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安徽萧县:枝繁巢暖引凤来 携手共绘新图景

2025年,安徽宿州萧县与杭州拱墅区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脉搏,以结对合作帮扶为纽带,推动两地互动日趋紧密、合作持续深化、成果加速涌现。

安徽萧县多措并举打好秋收秋种“保卫战”

近日,针对连续阴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萧县积极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把秋收损失降到最小,把秋种工作做到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