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宿州埇桥区:“小”蘑菇种出“大”产业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1-30 10:36:59

新春伊始,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桃园镇桃园村双孢菇种植基地,阵阵菌菇清香扑鼻而来,种植户正忙着摆放菌棒、喷洒营养液。摆放整齐的菌棒上,一朵朵肉质饱满的双孢菇已冒出头,长势喜人。

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桃园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菌菇产业,并按照“镇党委+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建成菌菇大棚及冷库、包装车间、加工车间等配套设施。如今,桃园镇“蘑菇小镇”项目已正式投入使用,投入使用后不仅可以消化大量农田秸秆和牛粪,变废为宝,有效解决秸秆综合利用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会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30多万元,同时充分带动农民就业,有利于项目周边人口就业增收。每栋菇房可提供4-5个就业扶贫岗位,工人年均收入2万元左右。

“现在咱们这个双孢菇,平均每天产量能达到一万多斤,主要供应到浙江福建等地,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蘑菇大棚负责人杨立海介绍,现在正是蘑菇大量上市的季节,前来订货的人络绎不绝。

在镇党委的带动下,“蘑菇小镇”面积达到了1050平方米左右,周边不少年纪较大或者家中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的村民,都能在基地里找到一份活干,用工高峰时能有150多位村民在这里打零工。

“我现在长期在蘑菇基地上班,月工资有五六千元,而且离家近,非常方便。”在蘑菇基地上班的张梅说。

为深入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桃园镇党委立足“蘑菇小镇”的优势资源,从而带动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长期受益、惠及群众。

行走在埇桥大地上,扑面而来的是奋进的气息。2023年,矢志奋斗,埇桥人民正一步步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美好现实。(郭一鹏)

相关推荐
安徽宿州埇桥区:建管并重 让群众喝上“引调水”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埇桥区稳步推进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精心谋划项目施工与运营管理,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努力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幸福水”。

安徽宿州埇桥区开展“与人形机器人面对面”科普互动活动

9月10日,安徽宿州市埇桥区道东街道办事处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与机器人面对面,解锁未来新体验”人形机器人科普互动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

万宁尖岭村:高质量党建“引擎”驱动乡村蝶变

近年来,在万宁市委、市政府和省市相关乡村振兴派出单位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发力下,尖岭村的鹧鸪茶种植、桨板运动等产业发展初具雏形,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