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22年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6%

来源: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3-02-03 08:47:12

202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58万亿元,同比增长8%……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近日介绍说,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稳主要体现在工业经济回稳向好,信息通信业平稳增长,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进主要体现在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贡献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加快。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工业经济回稳向好,‘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田玉龙表示,“去年我们坚持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下大力气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取得积极成效。”

据介绍,202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5%。工业经济为稳定宏观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为近年来较高水平;工业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拉动0.8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7.7%,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从地区来看,多数省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去年31个省(区、市)中,有24个工业增加值实现了增长。其中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福建四川湖北湖南河北等工业大省增速高于全国水平。中西部地区主要指标增速处于领先。去年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8%和6.2%。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3.0%,总体呈现平稳恢复态势。

“信息通信业平稳持续增长,融合赋能效应进一步凸显。”据田玉龙介绍,2022年,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58万亿元,同比增长8%,5G基站新增88.7万个,5G用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占比1/3,5G已在工业、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应用案例数超过5万个。信息通信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方面,据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介绍,工信部坚持短期应对与长期预防并重,搭建了汽车、集成电路、医疗物资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协调平台,建立了汽车企业零部件库存的“红灯”预警机制、大宗原材料供应“红黄蓝”预警协调机制等,逐一推动解决企业反映问题,保障重点产业链稳定运行。同时,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卡点,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重要基础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突破突围;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部分领域的全球竞争优势正在形成;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发挥优势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制造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正如田玉龙所说,“全社会都十分关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连接着千家万户,也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2020年以来,受到疫情持续影响,中小企业受到较大冲击、经营困难。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纾困解难政策措施,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2022年全年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万亿元,其中约四成为小微企业所享受。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3.2万亿元,同比增长23.7%。另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带动社会资本累计投资350亿元,在缓解贷款难上发挥了很好作用。2022年工信部还积极开展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推动台账内的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

同时,建立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7万家。工信部对1800多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调查显示,2022年1月至11月份,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7%,高于规上工业企业5.2个百分点。

近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立足于“纾困和服务两手抓,调结构和强能力并行推”提出了15条具体举措,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23年,中小企业平稳发展的困难挑战依然较大。”田玉龙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动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田玉龙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扩需求、促循环、助企业、强动能、稳预期,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新成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在深化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方面,将扎实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确保各项工作圆满收官;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打好技术攻坚战,完善标准体系,破解制约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短板;加速产业集群升级,开展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总结推广成功案例,促进工业园区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水平和竞争力方面,将夯实基础,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提升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水平;巩固优势,构建新的增长引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严防风险,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着力提升风险识别和应对处置能力,加快落实各项惠企稳企政策,抓好工业生产要素保障,最大程度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

在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将制定出台《加快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各项落实举措,分类指导、分业施策,一体化推进重点行业、园区、企业和地区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工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开展一批工业绿色微电网、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建设等试点。

在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将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夯基础、促应用、保安全,巩固信息通信业优势领先地位,以高品质信息通信网络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质量的信息基础设施,培育高水平的融合创新应用,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随着市场主体活力、居民消费潜力和产业升级动力有效释放,今年我国工业经济将稳步回升,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田玉龙说。

相关推荐
赶订单忙生产 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积极恢复

开年以来,“忙碌”成为工业经济一线的关键词。抓项目、赶订单、拼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企业干劲十足。

英媒: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经济

要想看到一些创新技术如何改变经济,可能需要一些想象力。但就最新的人工智能(AI)工具而言,情况并非如此。很容易就会想到,像ChatGPT这样的智能聊天机器人可以极大地提高人类的生产率,抑或可以直接取代人类。

安徽蒙城:奋力实现工业经济一季度“开门红”

今年以来,安徽亳州市蒙城县突出“引进+培育”重点,细化制定任务清单、激励政策、行动计划,向招引“50亿元工业项目”攻坚,向培育“50家规上企业”冲刺,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进一步加快培育汽车、食品、建材3个百亿产业集群。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