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三大因素增益中国经济韧性——访IMF亚太部副主任赫尔布林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3-02-06 16:10:53

新华社华盛顿2月6日电(记者熊茂伶、胡友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副主任托马斯·赫尔布林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随着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中国的个人消费进一步恢复,对经济增长的信心正在增强。居民储蓄率高、宏观政策提振和发展势头强劲是当前中国经济韧性所在。

IMF在1月30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中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高出去年10月预测值0.8个百分点。IMF预计中国经济明年将继续增长4.5%。

赫尔布林说,过去三年,中国个人消费相比于投资、出口等领域受到更大影响,受益于优化调整防疫政策的程度最大。这尤其体现在服务领域,如春节期间旅游人数明显增加。同时,由于全球经济环境略有改善,以及中国家庭储蓄的积累,预计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将大幅提升。

赫尔布林认为,当前数据已经显示出中国消费者信心增强和消费恢复。去年12月下半月和今年1月前三周的人口流动强于IMF预期,而流动性增加是消费增加的前提之一,也是信心增强的迹象之一。

赫尔布林表示,中国经济韧性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家庭层面储蓄水平高,能起到缓冲作用;二是政府有政策调整空间,以便在不同的情况下作出应对;三是潜在经济增长率高,整体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去年10月的2.7%上调至2.9%。主要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增速今明两年预计分别为1.4%和1%,欧元区增速预计分别为0.7%和1.6%。

赫尔布林指出,中国经济今明两年更为强劲的增长将有助于全球经济复苏,尤其在服务业领域。相比于过去两年,全球旅游业和航空业的改善将是短期内最大的变化。

赫尔布林说,消费增强有望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增长来源,目前的经济恢复符合中国经济长期均衡发展趋势。

赫尔布林认为,放眼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加快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开放市场、推进创新将有助于应对人口变化趋势等挑战,进一步提升潜在经济增长率。

相关推荐
为世界经济持续注入宝贵增量和创新活力

近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在北京、海南举行。

“中国经济运行正在实现整体好转,是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强大推进器”——韩文秀谈中国经济前景与对世界贡献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25日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全年将实现整体好转。

引擎·信心·机遇——全球财经大咖共话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和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面对所谓“脱钩断链”对全球经济的搅动,中国经济如何破浪前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将给世界带来哪些机遇与合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