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首次“中国车”TIR国际公路运输业务实现双向联通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3-03-28 15:22:25

新华丝路郑州3月28日电(记者李文哲)27日,在郑州海关监管下,一辆装载21.6吨合金铝板的TIR国际公路运输车辆顺利驶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到达本次运输终点,标志着我国首次“中国车”TIR国际公路运输业务实现双向联通。

据介绍,该运输车辆为我国交通运输部核批的TIR运输车辆,于今年2月持我国道路运输协会颁发的TIR证书从郑州出发,驶达俄罗斯莫斯科,返程时持俄罗斯国际道路运输商协会颁发的TIR证书从叶卡捷琳堡启程。

TIR系统是建立在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又称《TIR公约》)基础上的国际跨境货物运输领域的全球性海关便利通关系统,旨在通过简化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推进多边贸易和国际运输的便利化和安全性。

郑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于传统公路运输模式,TIR国际公路运输模式可实现“门到门”不换车便捷运输,且运输途中核对TIR证信息、检查车辆海关封志无误的,不需开箱查验。这将与传统公路、航空、班列等运输方式互补,促进我国国际物流运输方式多样化发展,使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交流更加便捷。

为确保业务顺利开通,此次业务属地主管海关郑州海关指导本土承运企业加入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会员,并取得TIR证持证人资质和TIR运输车辆批准证明书。

“我们提前了解该国际运输业务模式操作流程,帮助企业解决资质备案、单证申领等棘手问题,并加强与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中国道路运输协会联系配合,全力确保业务开展过程各环节顺畅衔接。”郑州海关口岸监管处处长蒋彬说。

据了解,在TIR国际公路运输车辆启运前,郑州海关还设置TIR业务专岗,选派业务骨干提供“7×24小时”通关服务,与口岸海关做好对接,及时核对系统电子信息及TIR单证,快速验核海关封志,实现进出境车辆“随到随放”。

郑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海关总署的支持下,不断优化TIR业务通关流程,推动AEO互认等务实合作项目在国际公路运输业务的应用,支持企业在加密“中国-俄罗斯”路线班次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国-白俄罗斯”“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新路线,鼓励更多“中国牌照汽车”奔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促进国际物流运输多样化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中老铁路(郑州—万象南)累计开行突破200列

14日6时50分,80031次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满载着37车40英尺集装箱复合肥料从郑州圃田站发出,成为中老铁路(郑州—万象南)国际货运列车按图开行的第200列。

乌鲁木齐—阿拉木图TIR冷链专线正式启运

这是乌鲁木齐首次探索“国际公路运输(TIR)+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模式出口农产品,也标志着乌鲁木齐—阿拉木图TIR冷链专线正式启运。

大湾区首次自有TIR运输车辆发车 由华鹏飞发起

3月31日,华鹏飞举行“大湾区首次自有TIR运输车辆‘一带一路’发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