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一过,马开栋便一头扎进了村子里,查看各处的情况。“大闸蟹生病可不会挑时间。”在安徽省上殿湖水产养殖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处塘口,马开栋正和公司负责人杨晓凤交流最近的螃蟹养殖情况。
作为安徽五河县小圩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的一名水产工程师,马开栋现在负责小圩镇下辖的钟杨村、下黄村、赵圩村、小圩村四个村的水产技术帮扶工作。“我们这个科技特派员特别好,平时养殖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会第一时间给他打电话。有科技特派员在,我们放心。”杨晓凤激动地说。
“大闸蟹脱壳的时候身体比较柔软,需要水草给它们提供一个安全隐蔽的环境。”马开栋指着正在卸下来的水草向记者介绍,螃蟹养殖对水质要求也比较高,水草种下去,也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喂螃蟹的饲料需要营养均衡、口感好。饲料不合适,容易导致螃蟹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刚开始养螃蟹的时候都不知道。螃蟹一生病,就得赶紧告诉马开栋,让他过来帮忙给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杨晓凤说。
从1994年参加工作至今,马开栋一直在小圩镇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上学期间,学的就是水产养殖专业。”工作近三十载,因为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作为科技特派员的马开栋,除平日帮助水产养殖大户解决养殖问题外,还致力于推广水产技术和新品种引进。
“像马开栋这样到村开展技术服务的科技特派员,还有200个。”五河县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到,“按照县委‘两强一增’的工作部署,我们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现在实现199个行政村的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除实现特派员对行政村全覆盖外,五河县还实现了特派团对重点产业全覆盖,加快推进科技特派员成果转化。立足于“县稻渔综合种养中心”,2023年以来,五河县省级水产产业科技特派团队通过实际走访调研、与企业开展双向观摩考察等,分别引进了克氏原螯虾抱卵虾优质种和红螯螯虾品种。
不仅丰富了当地养殖品种,优化养殖品系,科技特派团队还针对现存的苗源不足、技术不熟练、市场不稳定等问题,制定了相关对策和培训技术,帮助提高稻虾综合种养的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当地水产养殖户增产增收。
科技强农,助力乡村振兴。据五河县科技局介绍,2022年度,五河县立足于全县产业发展状况及实际需求,通过与省农科院、安徽科技学院等高校院所开展交流合作,组建了5个科技特派团。申报通过市级备案科技特派团3家,市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2家,市级创新创业基地12家,省级科技特派团1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家,省级创新创业基地3家。
“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323次,引进推广‘四新’成果136项,带动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6个,受益农户9000余户。”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从科技特派员工作任务落实入手,建立量化考评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新技术推广应用,着力提高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服务水平,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王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