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五河小圩镇:养鳝有“稻”富农家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5-10 11:26:05

立夏季节,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小圩镇管咀村养殖户沈会的“稻鳝综养”基地,眼前繁忙的景象令人振奋。沈会正在将前一天晚上放下去的地笼捞上来,只见他提笼、倒笼,一气呵成,很快一笼笼鳝鱼被捕捞上岸。捕捞上来的鳝鱼活蹦乱跳,模样喜人,即将销往南京及周边地市。

“眼下,正是鳝鱼最肥美的时候,味鲜、刺少、肉厚,销路非常好,都是客商主动上门收购!”沈会一脸自豪地向笔者介绍着。该处“稻鳝综养”基地占地面积12亩,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成片的稻田,以稻鳝共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了“一田双收”。“每年水稻收获后,我们在稻田放养鳝鱼苗,开始养殖鳝鱼,一般6月份鳝鱼就能全部收获,然后再种植一季水稻。”沈会说,“稻鳝综养”既不耽误种稻子,也不影响养殖鳝鱼,是个增收致富的好模式。

沈会曾在外务工多年,2021年在管咀村“两委”的号召下,结束多年打工生涯,回到家乡管咀村谋求发展。曾学习过黄鳝养殖技术的他结合管咀村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决定发展水产养殖产业来增加收入,并通过管咀村委会流转了村里的低洼地,开始了“稻鳝综养”的创业路。

近年来,小圩镇立足当地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常态化组织开展稻渔、稻虾等综合种养技术培训、科技服务和交流观摩活动,送技于民,种植户的养殖技术取得很大进步。沈会经过1年多的摸索,也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将“稻鳝综养”基地做得风生水起。沈会美滋滋地给笔者算着收入账,“‘稻鳝综养’的综合收益可以达到亩均1万元。”

沈会的鳝鱼养殖基地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周边村镇几十户村民从事稻虾、稻蟹、稻鳝、稻渔综合种养,大家通过发展生态综合种养,实行土地、水资源的立体开发,既保证了水产品的稳定供给,也大幅提高了稻田综合经济效益。钱袋子鼓了,农民种田自然更有信心。

近年来,五河县小圩镇把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引导农民致富的重要抓手,依托丰富水资源做大做强水稻、水产“双水”产业,大力推进“稻鳝综养”“虾稻共生”等生态种养模式,有效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振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王倩倩)

相关推荐
安徽五河新集镇:千亩蒜薹丰收 “蒜”出乡村振兴好篇章

今年五河县新集镇全镇种植大蒜2000多亩,现已开始全面采摘蒜薹,紧接着挖蒜头,双重收益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

安徽五河民歌——流淌的乡音 传承的歌谣

淮河之畔的五河县,水网密布,土地滋养着独特的文化,源自生活的五河民歌,如今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五河:版权宣传“四进”活动有声有色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与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交汇之际,五河县委宣传部精心组织开展版权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广场”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