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中国援建灌溉工程造福吉尔吉斯斯坦农民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3-05-10 15:20:30

新华社比什凯克5月10日电(记者关建武)在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北岸,清晨的阳光洒在卡拉奥伊村,村民叶夫根尼·雅科夫列夫已准备好开始一天的工作。

雅科夫列夫从事种植业已有15个年头,早上,他要去给果树浇水。在4公顷土地上,雅科夫列夫栽种了1000棵果树,包括樱桃树、苹果树和梨树,还有三叶草和大麦。

雅科夫列夫一边发动拖拉机,一边向记者讲起前几年自己曾遭遇的困境。“我们的耕地需要很多水,但是苏联时期建造的灌溉系统早已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以前水总不够用,取水经常要排队,很难及时给作物浇上水”。

2018年5月,中国援吉灌溉系统改造工程正式启动。项目由中国中铁五局海外工程公司承建,位于伊塞克湖州和巴特肯州的三个灌区,是农业灌溉渠和附属结构的新建、维修和改扩建工程,于2021年竣工。

卡拉奥伊村正处在其中一个灌区。现在,灌溉用水从新建水库通过改造后的5条水渠流向耕地,雅科夫列夫和周边农民再也不用担心农作物缺水了。

阿斯坦别克·朱恩杜巴耶夫负责村里用水的分配工作。“以前,水资源非常匮乏。每年水源都在减少,情况也越来越糟……现在好多了。我们非常感谢中国技术人员。”

据卡拉奥伊村村委会主任艾尔兰·朱梅科夫介绍,改造项目完成后,330公顷未开垦土地投入使用,另有1000多公顷土地的供水得以增加。

同样从中国援吉灌溉系统改造工程获益的还有位于伊塞克湖东岸的阿克奥隆村。村民图拉尔·朱努什巴耶夫告诉记者,在中国援建水渠完工后,灌溉用水问题已彻底解决。

“以前水渠经常堵塞,一半的灌溉用水会流失。幸运的是,中国技术人员改造了村里的灌溉系统,水流失情况大大减少。”朱努什巴耶夫说。

王尹琛已在中铁五局工作3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阿克奥隆村的驻点工作上。他告诉记者,他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同事同吃同住,圆满完成了整个项目。

王尹琛近日重返阿克奥隆村,他感慨万千,与老朋友、前村委会主任玛伊拉姆·卡迪拉列娃的重逢让他十分惊喜。几年的共事让卡迪拉列娃和王尹琛结下深厚友谊。卡迪拉列娃说,中国企业不仅是可靠的合作伙伴,更是真正的朋友。

“中铁五局向我们提供了大量帮助,他们在我们去牧场的路上建起桥梁。”卡迪拉列娃说。“他们还帮我们的学校安装围栏,为村医疗站浇筑地基。”

站在水渠旁,卡迪拉列娃和王尹琛聊了许久。水渠旁耕地里的绿苗已破土而出。

相关推荐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合组织重要主张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访吉尔吉斯斯坦前外长叶克申库洛夫

吉尔吉斯斯坦前外长阿利克别克·叶克申库洛夫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上合组织主张维护各国国家主权和安全、经济自主性和文化独特性,主张经济全球化应体现公平和包容导向,对推动既有全球治理体系转型具有特殊和重大意义。

中方向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一中学援助教学设备

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向楚河州亚历山德罗夫卡村一所中学援助电子黑板交接仪式19日在该中学举行。

吉总理:努力将欧亚经济联盟建设成多极世界重要一极

吉尔吉斯斯坦总理卡瑟马利耶夫15日说,十年来,欧亚经济联盟努力拓展伙伴关系,已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经济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