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濉溪:不断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5-22 17:34:37

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合作模式,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建强服务平台、激发干群热情,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统筹谋划,找准振兴路径。濉溪县突出统筹谋划、上下联动,充分评估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竞争优势,从实际出发,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在确保不增加村集体和农民负担的基础上,协调解决土地流转、融资贷款等方面问题,以市场化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高质高效发展。按照试点村率先探索经验、逐步打开局面的思路,筛选基础条件较好、资源优势明显、产业特色鲜明的村作为试点,采取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等方式,成立土地股份、入股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社,把分散的群众组织起来、把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探索出了新路子。

村村联建,把牢发展方向。濉溪县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种植,总占地面积352.7亩的刘桥镇阳光玫瑰葡萄基地,由刘桥镇留古村集体统一流转后交镇政府统建、统租。镇政府牵头,各村共同申请财政衔接资金,选址建设产业基地,抱团进行发展。在产业基地划出30余亩大棚,由家庭农场提供技术支持,留古村合作社经营管理,收益归留古村集体所有,强化联农带农效益,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村村联建方式,对做大做强产业发展,形成地方特色,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既解决了产业发展“小散弱”、主导产业不突出、特色产业无规模的问题,也符合当前国家提出的农业产业规模化、品牌化的要求。

2021年以来,濉溪县先后拨付刘桥镇衔接资金1300万元,共同投资建设阳光玫瑰葡萄大棚项目,资金要素保障到位,为乡村产业振兴筑牢发展基础。目前,葡萄种植已经完成,预计2023年每亩产量达到1500至2000斤,销售收入达300万元以上。该项目带动刘桥镇12个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每村每年至少可增加收入6万元以上;同时为周边村民提供100个以上长期就业岗位,每人年增收约9000至1.6万元。(吴永生 李莹)

相关推荐
榆阳区孟家湾乡:支部联建强堡垒 产业抱团促共富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孟家湾乡通过党建引领打破村域壁垒,构建产业发展示范带联合党支部,成立三大产业联盟,走出了一条“支部联建强堡垒、产业抱团促共富”的特色路径。

农业银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农民共同富裕成果发布

未来,农行将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弘扬优良传统,优化产品服务,提升工作质效,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致敬中国农民丰收节发布会召开 农行书写“金融为农”新答卷

“倾听·助力·共富 与亿万农民同心共行 致敬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以“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助力农民共同富裕”为主题,邀请了多位“丰收者”,通过鲜活的案例讲述农行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共富,展现秋收“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