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欧专家研讨“一带一路”新机遇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09-14 14:11:35

新华社德国慕尼黑9月14日电(记者朱晟)“一带一路”倡议如何起源,又将带来哪些新机遇?众多中欧专家13日齐聚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参加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第三届欧洲论坛,聚焦“一带一路”倡议给中欧在投资领域带来的合作新机遇。 

当天的论坛吸引了近300位欧洲和中国企业高层参与,嘉宾包括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丁远,德国中国商会代表段炜等。 

普罗迪为此次论坛做开幕主题演讲时指出,德国在化学、农业、食品等领域在欧洲首屈一指,而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全球领先,两国在技术、教育和贸易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他对中德两国诸多领域未来合作充满信心。 

普罗迪表示,近些年中国的发展战略从效仿转向创新,尤其在科技领域已经成为创新的佼佼者。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在制造业等领域逐渐加大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中国很多大企业走向全球,中国投资不断涌向海外。 

他同时指出,面对中国企业的投资,欧洲需要有更加开放的态度,制定互惠的投资政策。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海运也变得更加重要,会有很多国家参与其中。他呼吁有关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中欧之间能够顺畅地连接,促进双方进一步融合。 

丁远在主题演讲中与在场嘉宾分享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起源与机遇。他说,“一带一路”倡议并非突然出现的事物,而是一种历史的延续。“一带一路”倡议将拉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整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资源,各方都将从更优惠的运输成本与标准服务中受益。“一带一路”建设可以解锁东南亚、南亚和中亚、中东欧和非洲市场,促进贸易、资本和货物的流动,带来全新的商业机会。 

慕尼黑和上巴伐利亚工商会副主席斯特凡妮·施平纳-柯尼希表示,慕尼黑和上巴伐利亚工商会一直致力于支持巴伐利亚州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一带一路”建设是一次改善亚欧基础设施的良机,有利于促进贸易与投资,巴伐利亚企业希望在真诚合作、互利共赢及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与亚洲企业加深合作关系。 

当天的论坛还举行了两场主题分别为“中德投资:如何打造合作共赢格局?”和“当‘互联网+’遇上‘工业4.0’”的圆桌小组讨论,与会嘉宾结合具体案例与现场观众互动分享了经验。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中国政府与欧盟合作创办的亚洲顶尖的国际化商学院,助力搭建中欧企业间经贸往来的交流平台,为欧洲企业发现和捕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商业机遇提供新思路。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第三届欧洲论坛走进德国慕尼黑,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对德投资,并推进两国产业的融合与互补。本届论坛还将于9月15日和10月18日分别在波兰华沙和瑞士苏黎世举办。

相关推荐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连云港: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双向互促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获悉,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连云港市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在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口岸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

新华丝路十周年:岁物丰成 再赴新程

当时间的指针划过第十个春秋,新华丝路——这个国家级“一带一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从破土而出的嫩苗成长为连接五洲四海的参天大树。回望十年前,新华丝路满怀共建“一带一路”的赤诚,开启了在广袤的亚欧非大陆乃至更远土地上编织信息纽带、点亮合作星火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