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六安金安区:激活人才“引擎” 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7-17 15:59:56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是打开乡村振兴“大门”的“金钥匙”。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在人才“引、育、用、留”上下功夫,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为乡村全面振兴蓄势增能。

释放政策红利,让人才“引得进”。金安区在破解乡村“人才瓶颈”上下功夫,一方面推进政策性岗位扩容,引导高学历人才资源下沉,2023年金安区招录公务员34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23名、“三支一扶”54名,乡村振兴专干42名,开发就业见习岗位899个,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201人。另一方面创新“政府录用,企业使用”引才模式,招用“政录企用”人才30名,着力解决企业人才需求,助力重点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厚植成长沃土,让人才“育得好”。金安区建立专业化人才培育机制上出实招,选拔培养乡村振兴“领头雁”。截至目前,金安区认定家庭农场2241个,其中省级和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64个,区级家庭农场示范场64个,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348个、培育高素质农民650名。2023年开展“金马花开 农夫市集”等创业指导活动6次,培训创业人才330名。金安区致力于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农人”,持续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提高人才效能,让人才“用得活”。金安区在完善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上做文章,创新思路,凝“才”聚“智”,真正把人才用好用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新力量。一方面建立乡村振兴专业人才库,精准匹配,定点帮扶,不定期开展科技下乡、培训入户等各类人才结对帮扶活动,“组团”服务基层乡村,以人才促振兴。另一方面,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健全和完善基层人才使用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内在动力,让人才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打造一支扎根泥土、服务百姓的“生力军”。同时,建立完善乡村基层治理人才储备库,立足乡村实际需求,选拔培养一批文化水平较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青年人才,纳入村级后备队伍。2023年,金安区招录乡村振兴后备干部42名,为乡村治理的提供新想法,带来新思路。

优化服务质量,让人才“留的住”。金安区在做优人才服务环境上出实效,一方面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强乡村文化、娱乐设施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优质人才环境打造引才“磁场”。另一方面,加大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为各类人才在金安区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支持,金安区建设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园3个,留学生创业园1个,人力资源创业园1个,为各类就业创业人才提供场地支持,同时落实一次性就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以及各类人才补贴政策,以真金白银留住人才。自人才政策实施以来,拨付各类人才补贴3800多万元,惠及各类人才600余人。2023年,拨付一次性就业补贴1.8万元,创业担保贷款4.7亿元。(韩厢君   汪超)

相关推荐
六安市金安区:全程机械智能“加码” 水稻单产提升“跨栏”

4月29日上午,安徽省水稻单产提升农机化关键技术示范推广活动在六安市金安区孙岗镇拉开帷幕。

六安市金安区:白鹅产业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年来,六安市金安区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白鹅产业,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引进皖西白鹅养殖和深加工龙头企业,

六安市金安区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能 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

今年以来,六安市金安区人大常委会以人大监督之力,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