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首届 “中匈可持续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在布达佩斯举行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3-07-24 10:00:02

BbpburC119219_20230723_ENMSN0A001.jpeg

7月21日,部分与会专家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首届“中匈可持续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会场合影。(海盖迪什·罗伯特摄)

新华丝路布达佩斯7月24日电(记者陈浩)首届“中匈可持续生态文明国际论坛”21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

本届论坛由匈牙利布达佩斯长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和匈牙利约翰·冯·诺伊曼大学欧亚中心主办,30位来自匈牙利和中国的生态文明研究专家参加该论坛。

论坛主题为“可持续的生态文明”。与会专家围绕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与第二次启蒙、生态文明与生态农业、生态文明与绿色地缘政治、生态领导力和组织、生态文明与生态语言和生态隐喻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约翰·冯·诺伊曼大学董事会主席、匈牙利地缘经济学家齐兹马迪亚·诺贝特(Czizmadia Norbert)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匈友谊源远流长。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值得匈牙利认真学习。

匈牙利布达佩斯长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格朗皮埃尔·奥蒂洛(Grandpierre Attila)在题为《生态文明与观念的变革》的主旨发言中表示,走生态文明之路需要克服现代机械世界观,发展一种有机世界观。这方面匈牙利和中国传统宇宙论中充满丰富的智慧,值得认真汲取。

中国旅美学者樊美筠、王治河在题为《可持续的生态文明与第二次启蒙》的主旨发言中表示,生态文明时代呼唤第二次启蒙。如果第一次启蒙的生存法则是“适者生存”的话,那么第二次启蒙的生存法则则是“和者生存”。第二次启蒙可以为生态文明提供宝贵的理论支撑。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教授郭海鹏表示,儒家、道家等中国古代思想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和沟通怀特海过程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匈牙利经济学家、诗人巴格·古斯塔夫(Bager Gusztav)在发言中分析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局限性,提出应该增加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维度”。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田松表示,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可以从生态农业着手。

匈牙利地缘政治专家、约翰·冯·诺伊曼大学欧亚中心高级科学助理贝尔奈克·阿格奈什(Bernek Agnes)在发言中建议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建立绿色丝绸之路,打造以有机农业为基础的新的有机食物贸易网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魏在江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生态隐喻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他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例,主张通过隐喻来建构生态意识,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以唤起人们保护生态的意识。

相关推荐
匈牙利加大力度吸引外资 中国为该国第一大外资来源国

匈牙利投资促进局近日发布的2024年招商引资成果报告显示,2024年匈牙利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表现亮眼,共批准启动77个新投资项目,累计吸引103亿欧元外资,并创造1.85万个新的就业岗位。

中国-匈牙利贸易投资对接会在布达佩斯成功举办

中国-匈牙利贸易投资对接会4月3日在布达佩斯举行,230多位中匈企业、商协会代表共聚一堂,围绕制造、服务、医疗健康、绿色经济、农食产品等领域对接洽谈,多家企业现场签署贸易和投资合作意向。

中国-匈牙利经济联委会第21次会议召开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4月3日与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西雅尔多、副部长毛焦尔在布达佩斯共同主持召开中匈经济联委会第21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