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宣城市宣州区新龙村:烟粮融合助力实现“新”发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8-11 16:10:00

夏日炎炎,阡陌交通,烟叶收割也到了最后一茬的时刻。前一秒骄阳似火,后一时骤雨倾盆,为新龙村的面貌揭开“不与四时同”的风景。

近年来,安徽宣城市宣州区杨柳镇新龙村作为安徽省烟草局(公司)重点帮扶村,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助推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让新龙村真正实现由“新”向“兴”。

依靠地理位置优势,新龙村以烟叶种植为主业,全心全力把好烟叶种植第一关。注重推进高标准烟田建设,将小而散的点状烟田优化为大而整的片状烟田,使目前最小的烟田面积达到7亩以上,助力机械化运作,提高烟叶育苗、采收、分级种等各方面“新”质效。

“我非常愿意种植烟叶,烟草公司给我们提供技术,种植烟叶基本没什么问题,还买了三重保险,能够保障烟田、人身安全,我是更加安心了!”新龙村烟农吴世宏笑着说道。

新龙村以“产业联动、四态并举、乡村振兴”为核心理念,以“稻香烟丰·科创新龙”为主题形象,突出“烟稻”“科创”两大特色,以烟稻轮作种植模式为核心,配置烟叶和水稻全程机械化专用关键设备,推广绿色生产技术,着力打造新龙村“两强一增”烟粮融合发展样板区。目前,基地建设规模为3380亩,呈“一主两副”布局,以烟稳粮、以烟促粮,全面提升烟粮融合发展,助力实现“新”发展。

“实现促发展、促增收、办实事始终是我们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三项原则,我们希望能够担当起国企责任,把皖南烟叶的‘成长·创’文化精神带到乡村,真正实现由外部‘输血’转为内生‘造血’。”安徽省烟草专卖局派驻新龙村第一书记于新生介绍道。

以新龙村的沪皖现代烟草农业高科技示范园、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宣城试验基地为代表的驻村企业,充分展示出示范园及试验基地的综合性功能和实质性功效。

育苗大棚的使用贯彻始终,从育苗期间的烟蚜茧蜂培育,到烟苗移栽后的作物培育如西瓜、樱桃番茄等,展示出了研究员们不断探索尝试的初心与收获;多元化烤房的横纵向对比使用,从传统到电能、太阳能烤房,在烟叶烘烤对比使用和实验中,展示出了研究员们不断追求绿色和先进技术的决心和毅力;多样化农机的设计与改良,从小型到大型,从移栽到采收,展示出了研究员们不断追求机械化和科技化的创新和发展;现代化监测技术的运用、多品种烟苗及多种类作物的培育试验,在烟苗的育优选强和适宜本地区土壤生长作物的不断探索中,展示出了研究员们精益求精推广高品质烟叶种植和助力乡村振兴、真心实意为烟农的责任与担当。

在坚持烟粮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新龙村积极探索多元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地方优势,综合利用现有资源,精心设计“烟+N”特色产业组合方式,在生产示范和逐步落实中,“以烟为主、多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基本形成。

正如皖南烟叶公司“成长·创”文化一样,新龙村的“新”变化也会随着创新思路、创新举措的落实落地而不断勾勒出美丽乡村的“新”面貌。(袁洋  张海林)

相关推荐
安徽皖南烟叶公司:推广生物降解地膜 推动绿色发展

皖南烟叶公司自2015年开始,连续10年持续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引进示范及配套技术研究,每年试验示范面积1000亩左右。

安徽皖南烟叶公司春耕备耕按下“加速键”

安徽皖南烟叶公司进入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各烟站抢抓农时,早安排、早谋划、早落实,全力以赴抓好整地起垄等春耕备耕工作。

安徽皖南烟区:烟农抢时备春耕 起垄施肥育苗忙

雨水时节,春耕正忙,安徽省皖南烟叶公司已然掀起新一年烟叶生产热潮,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