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合肥8月21日电(阮步影)“2022年全区村集体经济整体收入达1.12亿元,到今年底,预计可实现全区村集体经济整体收入1.6亿元,村均收入68万元……”8月18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召开推深做实“三变”改革助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就当地推进资金、资产和资源“三资”清理工作以及深化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工作进行介绍、解读。
据悉,谯城区制定了《谯城区推深做实“三变”改革助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于近日印发。根据该方案,该区自2023年3月至2025年12月,从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大摸底,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大整治,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大提升,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大规范等4大块14个方面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村集体“三资”大盘点、大核查及定期复核工作,全面掌握“三资”基本情况、出租利用情况、合同规范情况、收益情况及存在问题,建立“三资”动态管理台账。截至目前,谯城区共核查资金215项8704万元、年收益817.2万元;资源749处、年收益296.5万元;资产1342处、年收益1311.6万元。
《实施方案》还规定,自2023年7月1日起,全区行政区域内所有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须全部进入亳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进行,场外交易或私下协商一律视为违规操作。
从2022年起,谯城区积极探索“振兴工厂+振兴农场+振兴光伏”“新三样”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根据《实施方案》,该区在前期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将科学布局建设振兴工厂、振兴农场和振兴光伏项目,筑牢产业基石,有效推行“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种集体经济经营模式,加快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多元化”高质量融合发展。
《实施方案》提出,通过村集体“老三资”活化提升、“新三样”建设运营,在2022年全区村集体经济整体收入1.12亿元、村均收入48万元、集体经济强村占比45%的基础上,到2023年底,实现全区村集体经济整体收入1.6亿元、村均收入68万元、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到50%;到2024年底,实现全区村集体经济整体收入2.02亿元、村均收入85万元、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到90%;到2025年,实现全区集体经济强村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