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岛村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东中部,总面积6.5平方公里,村民834户,人口2500余人。2021年底村集体收入28.2万元,2022年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收入100.79万元,村集体收入66.66万元。近五年来,该先后荣获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长三角最江南文化传承与创新村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省第三届百家示范农家书屋、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芜湖市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市第八届文明村镇、市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市三治融合示范村、市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美丽乡村东岛村民组
依托资源优势改变薄弱现状
以前的东岛村集体经济薄弱,年轻劳动力大多都外出务工,村内土地大面积被荒废、村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为此,村党组织多次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共同商讨解决措施,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统一签订流转合同,将村民的荒地、农田“化零为整”,再根据土地的性质,雇佣村内经验丰富的老人种植花园(菊花)、茶园(黄茶)、果园(青梅、桃园)、特色水稻等,不仅解决荒地问题,也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利用境内丰富的毛竹资源优势,整合省市区财政扶持资金,集中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以此拓展村集体长期收益渠道。利用美丽乡村建设配套资金,建成竹制品加工厂,并经过资产评估、公开招标等方式由繁昌老邢竹木加工厂中标承租厂房自主经营竹制品加工。该企业投入运营后,既为村集体带来8万元/年的租金收入,又解决了当地20名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人均月增收3500元左右,同时企业规模化生产日加工毛竹6—8万斤,解决了毛竹长期滞销的难题,激活了沉睡的毛竹资源,初步打开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
进行统一规划打造“三心一区”
在初尝资源优势带来的经济发展甜头之后,东岛村开始对村庄布局进行统一规划,以打造“阵地红心”“文化中心”“生态核心”“产业区”为 “三心一区”整体规划目标,在不断完善村庄基础设施的同时,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与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有机结合,全力推进乡村旅游。东岛村始终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入股期间,党员带头出资出力,党组织“兜底”融资,打造“阵地红心”,打造 “文化中心”。中心村展馆内的“东岛赋”向游客诉说着东岛的深厚文化底蕴,“晴耕雨读、诗画东岛”成为东岛的特色名片。2020年成立了芜湖市东岛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了“天官第”古门楼,以及万亩竹海、倒杉木、太平寺、七星井、青年水库、露营地、楠木徒步登山步道等一系列特色景点,建设生态旅游观光区,打造“生态核心”,目前正在争创国家级AAA级景区。东岛村坚持“产业”、“生态”两手抓,不仅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而且通过实施铜冲花海项目、农产品烘干冷链项目、文旅项目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多点开花、以点汇面的“产业区”。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6万元,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收入破百万。
2022年东岛村举办的首届菊花文化旅游节
发展“创艺农业”立足行稳致远
针对东岛村已初步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状,如何让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走的踏实、走的放心成为党组织关心、村民担心的关键问题。为此,东岛村将致力于引进投资企业发展“创艺农业”,深度打通产业融合,让村庄发展行稳致远。铜冲花海以“党旗、党徽”等特色形式为参观游客带来别样体验,非遗植物印染技术落户拓宽乡村旅游配套体验式项目,兴建2处民宿、1处大锅灶为游客增加餐饮、住宿更多选择。推动村企共建深度合作,通过村合作社与安徽东岛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合作,盘活村集体建设用地1500平方米,用于共建农产品加工厂。企业投资200万元购置全智能烘干设备,破解了菊花、笋干烘干技术瓶颈。通过合作开发,带动“丁姐私房酱”“人人悦藕粉”“太平蜂蜜”“东岛干笋”“竹林鸡”等本地特色农产品电销,打响乡村品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首年增加劳动岗位60余个,带动周边村民务工增收总达60万元,村合作社收益达30万元,未来的每一步在党组织、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和见证下也会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坐落在东岛青年水库旁的房车基地
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立之后,东岛村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将闲置土地统一流转发包种植菊花发展一产;与企业共建烘干厂房发展二产;共建民宿、农家乐、房车基地等发展三产,形成三产融合发展的格局。2022年集体收入超过60万元,同时还带动周边百姓务工,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双增目标。(李克文 蒋书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