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试验田”也是“高产田”:上海自贸区每分钟“到账”外资逾一万美元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3-09-20 08:53:27

新华社上海9月18日电 繁忙的浦东国际机场,近日迎来一个特殊的进境物品——一台“再制造”的发动机。这台全国首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货物,完成海关申报后运往位于上海自贸区金桥片区的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2013年9月,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区挂牌。运行十年来,像沃尔沃建筑设备这样的“首单”故事不断上演。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上海自贸区坚持“打造制度创新高地而不是优惠政策洼地”,坚持“种苗圃而不是栽盆景”。数据显示,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302项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中,近一半源自于上海首创或同步先行先试。

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再制造”是制度创新的最新案例。“相比于新品,再制造产品能耗可节约60%,物料再利用比例可达70%,排放可降低80%。”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朝平说,自贸区率先启动这项试点,有望在国内形成示范效应。

自贸区是“试验田”,也是“高产田”。设立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第一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企业……挂牌十年来,在制造业、金融业等数十个开放领域,上海自贸区落地一批全国首创外资项目。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从挂牌到2022年底,上海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8.4万户,是前20年同一区域的2.35倍。十年来,自贸区新设外资项目超1.4万个,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相当于每分钟就有逾一万美元的实到外资“到账”,以实际行动为中国经济投下“信心票”。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朱芝松说,上海自贸区坚持把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把培育功能与政策创新相结合,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既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也有力推动了上海的高质量发展”。

站在十周年新起点上,上海将继续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根本要求,以“提升”为关键词,在更深层次开展更大程度压力测试,着力提升国际规则衔接能力、全球要素资源配置能力、高端产业引领能力和临港新片区差异化探索能力。(记者王永前、何欣荣、周蕊)

相关推荐
“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首次推出 进一步吸引入境游客外来消费

记者从4月10日召开的第五届“五五购物节”和“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五届上海“五五购物节”将再次如约而至。

2023年上海民营企业对RCEP成员国出口占比首超40%

记者4月11日从上海市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第八次全体会议获悉,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2023年上海设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民营企业对RCEP成员国出口占比首次超过40%。

“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开局良好

去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上海市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商务部4月8日表示,总体看,先行区建设开局良好,先行先试任务顺利启动实施,一些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并向长三角地区复制推广,为实现方案确定的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