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新”字当头!第二十届全国种子双交会亮点盘点

来源:合肥日报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9-24 15:18:00

“稳粮保供强根基、聚力振兴谱新篇。”9月23日,第六个农民丰收节当天,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在合肥举办。

2003年,首届全国种子双交会在合肥举办。此次盛会再度回归,让合肥人尤其是种业人倍感亲切。据介绍,本届大会吸引1300多个种业企业、科研院校、制种基地参展参会。

往届大会开幕式。(图源:中国种业)

新篇章:“1+1+6+N”架构,搭建国家级种业对接大平台

“全国种子双交会”是全国唯一一个经农业农村部批准、由全国农业推广服务中心牵头主办的种业新产品新技术交流会。

今年,迎来了二十周岁的“全国种子双交会”,按照“1+1+6+N”架构,举办1场开幕式、1场信息发布会、6场论坛、系列展览展示。同时,创新推出国家优良品种推广目录水稻品种田间种植展示、优质稻和鲜食玉米优良品种食味品鉴、中国种业经销商大会和种业企业人才对接等N场配套活动,打造中国种业高规格、大规模、强阵容的年度“风向标”。

田间水稻。全媒体记者 华新红 摄

现场特别设置大会二十周年主题成果集中展示,呈现大会二十年历程,展示中国种业发展成效。

新使命:权威信息发布,超前引领种业发展趋势

信息发布是每年“全国种子双交会”的金牌活动、招牌动作,深受行业关注。今年是中央种业振兴行动“三年打基础”的第三年,大会聚焦种业振兴五大行动,将发布重要政策与权威种业信息。

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单位现场发布解读品种管理政策、新品种保护进展、种子认证制度等重要信息,以战略性、前瞻性报告引导行业正向发展。

往届大会展览现场。(图源:中国种业)

此外,还将发布2022年度主要粮油和重点特色农作物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名单、2022年度中国种业企业商品种子销售排行名单、第三批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名单、全国农作物种子供需形势等,帮助种业工作者更好地把握产业发展形势与需求。

新动能:院士论坛领衔,聚力打通我国种业发展的关键堵点

聚焦种业关切的重点热点设置专题论坛,今年大会以院士论坛领衔,举办6场论坛,包括:中国智能育种技术创新院士论坛、生物育种产业化论坛、新生代种业企业家论坛、种子价值提升论坛、种业金融论坛、农作物种粮一体化论坛等。

各领域权威的院士、专家、企业家共聚一堂,分享最新成果与心得,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值得一提的是,开幕式上,将举办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预研项目启动仪式。

往届大会论坛。(图源:中国种业)

新实效:各类要素集聚,加快推进企业合作与成果转化

大会同期设置室内展览、田间展示,充分展示种业振兴最新成果。

室内展览,集中展示种业阵型企业、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种业机械企业、种衣剂企业及制种基地、科研教学单位、金融保险机构等单位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和新服务。

田间观摩,集中展示346个水稻新品种和种植新模式。展示面积约100亩,重点展示2023年国家优良品种推广目录水稻入选品种,分为骨干型品种展区、成长型品种展区、苗头型品种展区、特专型品种展区、个性化展区和科研成果转化展区等六个展区。

本届大会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种子协会、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为期三天。(全媒体记者 华新红 通讯员 袁媛)

相关推荐
育种观察·筑牢种业振兴根基 | 一粒油菜籽背后的粮安文章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是油菜种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历史上曾推出全球首个成功商业化的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以及国内首个含油量超50%的国审油菜品种“秦杂油4号”。

今年1至9月甘肃出口南非外繁种子同比增长216.3%

今年1至9月,甘肃省出口南非外繁种子货值401.4万元,同比增长216.3%。作为我省外繁制种产业发展之初就建立贸易往来的国家之一,南非在2011年加入金砖国家后与甘肃的经贸合作更加密切。

从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看种业振兴新动态

近期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1月6日,为期3天的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