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全球滨海论坛探讨滨海保护与蓝色经济共赢方案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3-09-27 10:59:30

9月26日上午,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滨海保护与蓝色经济”专题研讨会在江苏盐城召开。会上,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分享经验并探讨生态保护与蓝色经济协调发展的共赢方案。

图片1.jpg

滨海保护与蓝色经济专题研讨会现场

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吴其江说,滨海是重要生态系统,同时又面临着人类发展带来的威胁,因而亟需寻找一个人和自然共同发展的平衡保护模式。如何利用蓝色经济的理念,在保护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是当前的重要议题。

海洋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健康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关乎全球粮食安全繁荣和福祉。

“若想充分发挥商业捕捞和海水养殖对粮食安全的贡献,我们需要有效治理海洋,保护生态系统健康,努力打通陆地和海洋食品之间的壁垒,并消除价值链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庄平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基础上,本次会议的议题尤为重要。目前,该所同世界自然基金会就可持续蓝色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梳理国内外可持续渔业的最佳实践的案例,从渔业角度为推动中国蓝色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为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图片2.jpg

现场专家分享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保育总监陈辈乐说,海洋主宰着全球的经济发展和食物来源,蓝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新风向,因此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发展蓝色经济,恢复海洋生机,对人类命运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期待大家在今天的研讨会中进一步碰撞思想、凝聚共识。

图片3.png

盐城黄海湿地“滩涂森林”

作为中国第一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地,特别是申遗成功以来,盐城始终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湿地资源优势,彰显世界自然遗产效应,切实守护好黄海湿地这一方净土,全力推动湿地保护与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研究自然遗产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2019年盐城在遗产地区域,探索鸟类友好型生态种养殖、蓝色碳汇金融创新实践。2022年5月,盐城启动“黄海湿地生态银行”研究和试点工作。从探索“为鸟留食”的“生态修复+有机农业”模式,到推广“绿色金融+生态修复+蓝色碳汇”创新试点,再到建设“探秘自然遗产、戏水湖荡湿地”等文旅产业带,盐城积极推进生态价值多元转化,不断创新绿色金融工具,把生态高颜值变成经济高价值,奋力书写美丽中国的“盐城样本”,为全球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盐城智慧。

图片4.png

位于江苏省东台市的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

在蓝碳融资及交易方面,盐城已开展近20笔湿地碳汇、林业碳汇、海水养殖碳汇远期交易质押贷款落地,截至2023年9月,累计带动金融投资16亿元。

会上,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自然项目副主任丹尼斯·弗里奇、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米埔保护区及迁飞路线保育项目总监文贤继、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上海区域项目主任任文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刚、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理事长王松林、农业银行宁波分行信用管理部副总经理姚林波等专家还从世界自然遗产开发、海洋经济、渔业、种养殖业、银行等多个角度,分享全球各地探寻滨海保护与蓝色经济的实践案例,希望为可持续蓝色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朱成林)

相关推荐
“机遇中国 ‘碳’路盐城”中外媒体采风行正式启动

8月26日,“机遇中国 ‘碳’路盐城”中外媒体采风行在盐启动,境内外35家媒体的50余名记者和摄影师齐聚盐城,共同见证盐城顺应双碳趋势,坚定不移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做法和成效。

2024中韩(盐城)产业园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韩举办

6月21日上午,中韩(盐城)产业园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韩国首尔举办。

盐城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直达集装箱班轮航线首航

4月21日,在盐城港大丰港区码头,一艘巨轮等待启航。港口作业现场,集装箱卡车往来有序,一个个集装箱被起吊、装运,直至最后一个集装箱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