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西湖位于安徽淮北市杜集区,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朔里煤矿开采,导致土地不断沉陷,逐步形成的14500亩的采煤沉陷区。
近年来,杜集区组织实施了朔西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系列项目,有效破解资金、治理、群众安置三大难题,全面彰显经济、社会、生态三重效益。
“黑色伤疤”变“绿色氧吧”
杜集区以重点采煤沉陷区朔西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实施沉陷区的综合整治、生态修复。
该区树牢“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水则水、宜渔则渔、宜留则留”理念,总投资2.7亿元的朔西湖重点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一期项目通过EPC方式招标,“候鸟天堂、梦中水乡”原生态旅游新品牌初步打响。
如今的朔西湖景色怡人。(周方玲 摄)
从沉陷程度要素入手,根据深浅状况不同,杜集探索出“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六种综合治理利用模式。规划建设了城市湿地公园,实现“痛点”变“亮点”、“伤口”变“窗口”。在道路建设时,根据沉降情况,采取柔性路面设计,修建过渡路面;对出现沉陷的桥涵采用整体构造物设计,减缓沉陷现象,目前已修复龙山北路、建设路、杜集朔西湖沉陷道路等路网51.3公里;采取充填粉煤灰、覆土等技术措施,累计复垦造林5000余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44.4%;积极推广“覆岩隔层注浆充填技术”,利用高压浆液充填地下采空区裂隙、离层,消除采空区内较大空洞,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沉陷区治理离不开政府投资,但仅靠财政资金投入毕竟有限,需要更多地吸引社会资本。
由政府成立的朔西湖保护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以“国企引领投资、区企充分进入、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方法探索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市场化模式,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取得朔西湖周边区域加油加气站用地与经营权、公共汽车线路运营、天然气管网及管道燃气、供水、供热、分布式能源、路侧停车及高铁北站广告等经营性资源的经营权,所获取的经营收入则用来弥补前期投入和后期项目开发,形成良性循环。此外,13.5亿元国开行专项贷款的获批,有力保障了项目资金的充足。
据悉,朔西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共分三期,总治理面积9.6平方公里。未来,朔西湖将逐步建成朔西揽胜、矿城印记、荷风涟漪、活力水岸等十大景观,并将引入康养等新产业。
增值效益惠民生
朔西湖综合治理一期项目建成后,盘活土地 2000余亩,土地价值明显提升,出让金收益预计超40亿元,经济效益显著。
伴随着朔西湖采煤沉陷区治理,杜集区人民医院、淮北理工学院、吾悦广场等城市设施相继建成和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当地居民的出行、医疗、教育、购物条件。通过整合棚改专项债资金,投资近10亿元建设生活小区,2000余户沉陷区群众喜住新居。同时,朔西湖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当地居民带来大量就业机会,有效促进了居民增收,社会效益彰显。
水天一色 乡约杜集。(张为民 摄)
通过实施湖底清淤、河湖连通等工程,目前朔西湖已形成连片水面约8000亩,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湿地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已有植物80余科、候鸟20余种,成为兼具生态涵养和水库功能的“城市绿肺”,有效改善了当地小气候,生态效益显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朔西湖治理,增进民生福祉是根本。实施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稳步推进沉陷村庄搬迁,最大限度保护失地农民利益,统筹做好产业发展、产城融合、社区管理、就业服务,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增收,建设宜人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生态“美城”,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
坚持规划引领是基础。深入研究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性、规律性、阶段性,科学确定城市各功能区定位,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先后编制的系列专项规划,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自然保护地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互衔接、相互支撑,不断提升城乡发展的品位和档次。
发挥市场作用是关键。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涉及资金规模较大,单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无法弥补巨额缺口。在研究谋划工作之初,就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形成持续投入的良性循环,将历史包袱变成发展财富。
提升治理能力是保障。在朔西湖治理过程中,加强政策设计,出台了《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支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实施办法》,奠定了项目实施的政策基础。同时,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方案论证、资金测算、效果评估,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
下一步,杜集区将准确把握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目标要求,建设科创大走廊等创新平台,大力发展铝基、碳基、硅基、生物基、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奋力实现在皖北崛起中闯出新路,着力打造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开放创新新高地,成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样板区。(孙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