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发挥优势、释放潜能 广州南沙推动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胡梦婷 2023-10-17 11:26:41

新华丝路北京10月17日电(董时珊、李倩倩)10月16日,以“高标准建设南沙科学城  共同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主题的第二期“南沙观察家沙龙”活动在广州市南沙区召开。与会专家表示,南沙区位、政策等优势突出,应在创新机构与人才引进、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生态建设等方面发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e031e4c226144c3e906f21a6971f4246.png

图为第二期“南沙观察家沙龙”活动现场

今年6月,《广州南沙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年)》印发,将南沙科学城定位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发展重点承载区、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产业策源地、创新发展政策改革试验区,同时明确到2035年建成一流科学城的目标。这标志着南沙科学城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慧琳介绍,近年来,南沙始终把创新放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一是科创平台加快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成一周年,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南部组团交付使用,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目前,南沙已集聚300多家各类创新平台;二是汽车、第三代半导体、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创新型产业加快发展,“芯晨大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构建;三是金融产品、支持政策、人才机制等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南沙科技产业双策源能力进一步增强。

当今世界,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竞争日趋激烈。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原巡视员、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名誉理事长刘玉兰表示,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形成并发展先进程度跃迁的新质生产力,以更高的发展效率和效能持续升级产业体系,汇聚产业资本,培育产业集群,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打造发展新优势。

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仲伟俊认为,综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其最核心的特征是形成了强大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成果产出能力。南沙在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增加研发投入、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等,更要重视实现科技创新投入和成果的高效转化,推动产出重大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开发生产世界级产品。

在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广东省科技革命与技术预见智库主任张振刚看来,激活南沙科学城的创新能力有三个维度:一是通过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提升企业的“核创新力”;二是通过数据赋能融通信息流、知识流、人才流、商业流、物质流,提升产业的“流创新力”;三是搭建高端平台,优化营商环境,汇聚各类资源,从而提升城市的“源创新力”。此外,还要着力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促进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的“五链融通”,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协同能效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提高。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院长高民认为,从潜在产品到大规模可商用的产品,中间需要上百次反复、迭代、改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既包括成熟企业的产学研结合,也包括掌握技术的年轻团队去开办企业。对于后者,他建议给予启动资金、创业培训、开放实验室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推动技术向产品有效转化。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乔为国表示,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根据主体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本地高校院所衍生内源驱动、产业技术研究院转化驱动、优质科创企业本地化发展驱动、早期科创项目孵化培育驱动等路径,建议南沙科学城在发展中采取多路径协同方式,支持促进各路径间的联动协同及网络化发展、资源支撑共享。

作为国内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洁尘分享了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的经验。通过抓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创新锚机构、抓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抓创新关键人等措施,厚植科技创新活水,打通科技转化通道,集聚人才和创新创业项目。

据了解,本期“南沙观察家沙龙”由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中国经济信息社指导,由中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政策研究和创新办公室、中国经济信息社广东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旨在汇聚各方智慧,就南沙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打造大湾区科创产业新高地,协同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共同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言献策。

相关推荐
全球连线|外企看信“新”!新模式:中外企业联手打造“创新圈”

对外资企业而言,中国不仅有全球最大的市场,更有创新的无限生机。

联通雄安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获评“河北省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示范单位”

日前,联通雄安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被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河北省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示范单位”。

新华全媒头条·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京津冀篇|从十年成绩单看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变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这十年,京津冀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让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并通过协同创新实现生产力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