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拓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渠道,增强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安徽宿州市萧县黄口镇积极探索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抓好项目建设。近日,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萧县黄口镇村级道路改扩建项目)建设完工并通过验收。
“这个项目好,在家门口干活,一天还能收入200多元。”谈起在萧县黄口镇村级道路改扩建项目上的工作,村民吴满意说,在项目上做模版工,每月工资收入约4000元。
该项目路段分布在黄口镇朱庄村、镇南社区,原均为村内泥土道路,雨天积水,晴天飞尘,且都是所在村主要出行道路。道路不畅给项目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为解决当地群众就业问题,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广大群众要求修建该路段的愿望十分迫切。该项工程的实施,能彻底解决群众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顺民意、解民忧的具体体现。项目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劳动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岗位设置”新模式,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项目投资116万元,用于改建黄口镇朱庄村和镇南社区道路共2050米。
萧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任一宝表示,此项目通过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建设,鼓励村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增收致富、改善家乡风貌,共带动当地群众务工就业29人,发放劳务报酬金额18.19万元,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是稳就业促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
下一步,为充分发挥项目的联农带农机制成效,萧县将继续实施好建设好村民可在家门口就业的项目。(户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