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打好“组合拳” 安徽萧县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10-31 13:58:57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萧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做好“三农”各项工作,呈现出粮食产量持续提升、乡村产业持续壮大、乡村面貌持续改善、乡村活力持续释放的良好局面。

聚力产业兴旺,让活力“迸”出来。该县持续打造乡村产业兴旺“主引擎”,大力发展红色辣椒、紫色葡萄、橙色胡萝卜、绿色芦笋、白色山羊等“五彩”农业,“萧县葡萄”“萧县白山羊”正在走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流程。辣椒制种产业规模、制种产量、种子质量、市场占有量等四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也是全国最大的辣椒制种生产基地,被行业内公认为“中国辣椒制种第一县”。葡萄已形成以东南山区为主的早熟鲜食葡萄基地、中部酿酒葡萄生产和北部黄河故道为主的中晚熟葡萄生产的三大葡萄生产基地,基地年产总值近10亿元。黄口镇小甜瓜、辣椒、大棚蔬菜等村级特色产业招牌打造完成。杨楼镇、龙城镇特色种植业多点开花,完成“老花庄大蒜”“路套村水稻”、帽山萝卜等地域农业品牌打造,“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特色产业地图逐渐形成。

创新党建引领,让特色“显”出来。萧县创新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打造土地“生金”新模式。聚焦农村土地资源,采取固定收益、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模式,组织引导群众加入合作社,将分散的土地资源集中整合连片,引入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因地制宜开展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规模化经营。目前全县249个村(社区)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30余万亩土地实现规模集约经营,促进村集体增收6000余万元,真正实现集体、农户“双增收”,走出了一条具有萧县地域特色的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强化乡村治理,让乡村“靓”起来。乡村面貌焕新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萧县已认定第一批25个“百村示范、全域整治”环境整治示范村,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升群众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农村“三变”改革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实施改革村数265个,改革村覆盖面达96%,实现乡镇全覆盖。“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推深做实,白土镇费村、锦屏街道王典社区、杨楼镇新廷社区获选为2023年第一批省级美丽宜居村庄。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村庄27个,黄口镇唐元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

推广以工代赈,让群众“富”起来。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充分拓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渠道,增强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该县积极探索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抓好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项目的联农带农机制成效,拓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渠道,增强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内生动力。2023年萧县永堌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项目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预计吸纳当地群众273人参与务工,发放劳务报酬250万元左右。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下一步,萧县将聚焦探索兴业富民发展路径,强化资源整合,扩大产业规模,走好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绘就新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张宇)

相关推荐
安徽萧县:持续优化升级用水服务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萧县全面升级优化用水服务,在“优流程、压时限、降费用、提效率、强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企业用水获得感和便利度。

安徽萧县:“十四五”前半程主要工作扎实推进

近日,宿州市萧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顺利召开,会议审议听取了萧县“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助推乡村振兴 安徽宿州市委网信办到包保帮扶村开展走访调研活动

11月24日,安徽省宿州市市委网信办主任尉成辉轻车简从,深入乡村振兴包保帮扶村萧县马井镇曲里铺村,开展走访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