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非洲研究专家:浙江对非合作呈现三大特点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3-11-11 20:46:46

新华丝路杭州11月11日电(顾珊珊)日前,以“民心相通 文化互鉴 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023中国(浙江)中非经贸论坛暨中非文化合作交流月活动在浙江金华开幕。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在会前接受新华丝路采访时,从政策、经济和人文三个层面总结了浙江对非合作的优势和特点。

11.png

一是政策支持有力。刘鸿武指出,浙江省委省政府,包括金华市委市政府,在推动对非合作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担当,过去20年间,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对非合作的政策,如连续推出对非合作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浙江对非贸易投资、人文交流、产业对接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是经贸合作务实。刘鸿武指出,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家积极开拓非洲市场、融入当地社会,与当地开展高效、务实的合作。他说,中非经贸合作需要政府搭台,但真正实现可持续性,需要遵循市场原则,实现双向互惠。浙江企业在开拓非洲市场的过程中,注意根据不同国家的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合作,将浙江的水泥、瓷砖、家具、家电、门窗、木材等产品带到非洲。他以尼日利亚为例,指出该国在制造业和建筑业领域有很大需求,因此很多浙江企业,包括玻璃厂、瓷砖厂等,都在非洲国家布局,这种务实合作给双方带来发展动力,同时也解决了非洲国家很多税收和就业问题。

三是人文交流深入。刘鸿武指出,浙江省,包括金华市,对非洲的人文交流非常深入。过去20年间,浙江各个领域,包括很多高校、智库、媒体等,都开展了丰富的对非交往,这种友好交往推动当地人民了解非洲、喜欢非洲,同时也帮助非洲人民融入当地。他特别强调了浙江师范大学在推进中非人文交流方面发挥的作用,指出作为对非教育国家基地,浙江师范大学在过去将近20年中为非洲国家培养、培训了众多人才。

除上述三大特点外,刘鸿武还指出,浙江在对非合作中注重协同创新、双向互惠,以及可持续性,对全国地方政府的对非合作具有引领性。

他还表示,中国(浙江)中非经贸论坛暨中非文化合作交流活动在推进对非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汇聚各方资源,包括信息、人才、资本等,为双方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据了解,中国(浙江)中非经贸论坛暨中非文化合作交流活动连续举办了四届,已成为浙江乃至全国对非交流的重要平台。本届活动在全年不同时段共举办25场,包括开幕式、中非智库论坛第十二届会议暨“中国式现代化与非洲发展”研修班、中非民营经济合作论坛等3场核心活动,以及其他5场论坛会议、5场经贸对接活动、9场文化交流活动、3场展览展示活动。

相关推荐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非经委执秘:中国是非洲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非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克拉韦尔·加泰特7月8日表示,中国是非洲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记者手记|消除白化病歧视,非洲青年不再“避光”而行

长久以来,非洲一些地方的白化病人面临更加严酷的境遇。不仅存在对他们的污名化和歧视,一些偏远地区的迷信观念甚至威胁着他们的生命。

前五月江苏对非洲出口同比增27.1%

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1—5月,江苏对非洲进出口859.6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738.1亿元,同比增长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