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长久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打造彰显徽风皖韵具有皖北田园风光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开展健康森林行动 构建良性生态系统
近几年来,埇桥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优生态、保资源、增效益为目标,全面推进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工作。自2020年全区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以来,全区提升完善了农田林网1243公里;持续完善健全区、镇、村三级护林组织体系,稳定以护林员为主的乡村护林员队伍,实行“一林一员”网格化管护。目前,据省林长制综合管理平台数据显示,全区三级林长共计618名,其中区级林长24名、镇级林长290名、村级林长304名。截至今年7月底,三级林长巡林3281次,巡林长度4807公里,巡林时长482小时;护林员巡林5240次,巡林长度9362公里,巡林时长1126小时。
据埇桥区林业发展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全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4.10万亩,其中美国白蛾4.43万亩,草履蚧0.37万亩,杨树食叶害虫4.75 万亩,杨树病害 4.55 万亩,发生程度以轻度发生为主,无成灾情况。通过综合防治,有效控制了美国白蛾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程度。
减排治气 加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在胶合板材企业集聚的顺河镇,容易在热压、调胶、涂胶涉VOCs气体排放三个环节存在环境问题。2022年5月,针对胶合板企业产排污特点,埇桥区生态环境分局在此类企业安装了喷淋塔废气处理设备,通过喷淋出的水雾将生产排出的废气吸附中和,有效解决了板材在热压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目前,全镇已有20家企业采用了此项设备。该局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监管立体智能化,持续提升环境监测质效,确保“蓝天常在”,在推动该镇板材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同时,也为埇桥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园区VOCs在线适时监测数值稳定在0.3mg/m³上下,远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限值标准。
环保整改工作,旨在鼓励企业使用低挥发性涂料,同时对生产的管控趋于精细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能、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据统计,整改前全镇生产E0、E1、E2级胶合板的比率为:40%、35%、25%;整改后,部份企业主动放弃生产E2级产品,升级为E0、E1级产品,全镇生产E0、E1、E2级胶合板生产企业比率为:60%、40%、0%。
和美乡村建设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安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号工程”,是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基础工程”。
近年来,埇桥区以整治提升农村环境为基础,常态化开展以“五清一改”(即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残垣断壁;清理杂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因村施策、分类推进”,多元化推进304个涉农行政村的环境治理。同时,利用定期督查、不定期暗访、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模式,将督查评估结果列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季度考核加减分,以工程化手段夯实结果运用,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聚焦农户生活品味,该区以改变个人卫生习惯为重点,将整治范围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庭院屋内拓展,引导农民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升环境舒适度,巩固“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整治成果。此外,发挥党员干部、妇女团体、青少年辐射等作用,让各自家庭积极主动参与到环境整治的管理中来,形成全民共建清洁家园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乡风“和谐美”。(孙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