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东至:林下种黄精 青山变“金山”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11-22 10:41:57

层林尽染,黄精飘香。近日,在位于安徽池州市东至县花园乡南安村的池州圣霄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高标准黄精示范园里,目之所及林地间隙皆被平整成一垄垄精巧的地块,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栽种九华黄精。

斑驳的树荫下,村民们相互配合栽种九华黄精

“黄精喜阴,最适宜林下种植。而且落叶形成的有机肥能让土壤变得更肥沃、更疏松透气。”公司负责人姜建兵介绍,目前基地种植黄精3500亩,今年计划再新增800亩,“黄精5年为一个生长周期,计划2025年前扩种到5000亩,实现循环种植,年年有收益。”

东至境内林业资源丰富。作为“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南安村,森林覆盖率达83.3%,优良的生态环境滋养出许多质量上乘的野生黄精。这让返乡创业的姜建兵捕捉到了“商机”。

省农科院专家(右一)指导黄精种植管理技术

在南安村两委支持下,2018年,姜建兵先后流转3000余亩林地,并与村集体签订2000亩林地经营合同,以“党建+村集体+公司+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发展林下黄精产业。今年在安徽省农科院和东至县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帮扶下,培育400亩九华黄精种苗繁育圃。日前,公司被授予安徽省“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铭牌。

企业发展得好,群众受益少不了。黄精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每年带动周边近60名留守村民及弱劳动力务工增收80万元左右。“预计今年发放村民工资130万元,随着规模的扩大和采收期的到来,村民的务工收入会一年比一年多。”姜建兵说。

汪金术正在喷洒有机菌肥

“轻活150元一天,稍重点的就200元一天,我一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正在喷洒有机菌肥的脱贫户汪金术说,从建基地起他就在这干活,整地、栽植、施肥、锄草,只要不下雨天天都有事做,“路近、工资又高,大家都干得有劲。”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2022年底,南安村配套建成1200平方米黄精加工厂。“村企合作开发出黄精面条、黄精茶、黄精酒等系列产品,实行订单式生产,预计村集体今年可增收15万元,真正实现黄精变‘黄金’。”南安村党支部书记徐永斌说。

近年来,东至县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林下种植黄精等中药材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全力推动,加快育苗、种植、加工及森林康养旅游产业有机融合,让药材变“药财”,生态更“生财”。目前全县种植九华黄精8400余亩,其中高标准种植基地1000余亩、种苗繁育圃400亩。(丁满莲)

相关推荐
安徽东至:“三农”智变记

近年来,东至县以“两强一增”行动为引领,积极推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全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安徽东至:稻油轮作显成效 乡村振兴添动能

在安徽池州东至县青山乡双港村,成片的油菜花竞相绽放,花田错落有致,绵延数里,与远山、周边村落交相辉映,勾勒出了一幅农村美、农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安徽东至:年糕飘香年味浓

春节临近,在安徽池州东至县木塔乡富丰村的皖南达子农产品加工厂,工人们正在加紧制作年糕,房前屋后都飘着阵阵米香,给冬日里的乡村增添了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