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沉睡”土地再“生金” 合肥高新区推进产业用地全域治理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12-13 11:07:30

新华丝路合肥12月13日电(阮步影)一边是用地指标紧张,新项目等待落地;一边是部分企业“圈而不建”“圈大建小”“建而未用”,土地资源处于“沉睡”或低效利用状态。在产业加速升级背景下,破解土地要素瓶颈制约,加快激活存量资源迫在眉睫。近年来,合肥高新区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引领,创新“健康体检+土地管家”模式,推进产业用地全域治理,加大对园区企业闲置、低效土地开发利用,让“低效存量”变“高效增量”,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随着业务拓展,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一家专注于新能源设备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急需扩建。高新区为该企业牵线搭桥,盘活了企业附近的一块低效工业用地,帮助该企业以 6000 万元的低成本价格拿到80亩建设用地,新项目建成投产后亩均税收预计可达50 万元以上。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补链强链,合肥高新区近年来加快“双招双引”,新增企业和需要扩建的企业急需土地要素保障。“在各项要素保障中,土地要素是核心。”合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道军坦言,园区可用于工业项目的增量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块工业用地由‘生地’变成‘熟地’,要经过规划、拆迁、平整等多个环节,至少需要3到5年时间。我们通过向‘存量’要‘增量’,节约了拿地的时间,为企业发展赢得‘时间差’,同时也节省了政府拿地的投资。”宋道军说,“我们制定了‘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公平公正、多方共赢’20字方针,开展产业用地全域治理工作。2021年以来,共盘活约4000亩闲置、低效土地,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在土地治理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政府职能部门专业能力不足、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化不够等问题,加上闲置和低效用地处置涉及利益复杂,单纯依靠协议履约责任追究来开展处置工作,难以实现有效盘活。合肥高新区创新探索了“健康体检+土地管家”管理服务模式,在完善监管的同时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合肥高新区社会创新管理中心副主任俞新苗介绍,“健康体检”用法律和行政的“硬核”监督,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行为,防范经营风险;“土地管家”则引入律师、会计师、城乡规划师、土地评估师等社会专业力量,提供项目论证、效益评价、产业支持、政策运用等服务,以“柔性”协力提升政府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土地管家”对产业用地利用状况实施全生命周期的跟踪,以发现问题为切入点,及时链通“健康体检”职能部门及时履责,打通政府为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俞新苗以一家企业土地在二级市场转让项目举例,通过“健康体检”和“土地管家”服务,目前,该项目地块已由国内某光伏产业头部企业接手并重新规划建设,新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预计年产值16亿元,地块亩均效益将可从不足5 万元提升至100万元以上,为土地赋予了更高效益的“二次生命”。

宋道军表示,下一步,合肥高新区将不断探索创新土地治理模式,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持续做实、做细、做优产业用地全域治理工作,释放园区发展活力。

相关推荐
合肥高新区:“三举措”提升青年党员成才培养质效

合肥高新区开展“一线式”体悟实训三方面突出抓好青年党员的学习教育和成长培养,推动青年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

开启科技与未来的探索之旅 2025合肥高新区科普研学游启航

4月11日,“智慧之光·科创未来”2025合肥高新区科普研学游启动仪式在中安创谷科技园全球路演中心举行。

合肥高新区市政排水管网综合整治工程(二期)项目正式开工

合肥高新区市政排水管网综合整治工程(二期)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核心,聚焦打通城市“地下动脉”,着力构建“雨污分流、转输高效、韧性可靠”的现代化排水体系,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