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落脚吴起88周年来临之际,短视频“走进吴起 走向胜利”一时刷屏朋友圈,成为陕西吴起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开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吴起县紧紧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使命任务,在舆论引导、理论强化、文明创建与实践方面推陈出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吴起新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
奏响时代强音,新闻舆论有力又有度
10月25日,“吴起融媒”视频号推出“为平安吴起点赞”短视频,吸引5000余人转载,10.5万人阅读。
“当时省市正在开展‘九率一度’调查,我们用宣传吴起平安建设的做法,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省市‘九率一度’回访。”吴起县融媒体中心专题部记者赵英霞说。
县融媒体中心开设了《高质量发展看吴起》《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等10多个专栏,重点报道解读党的创新理论、重大活动,传递正能量,提振精气神。
“我们坚持‘主动作为’开展服务效能提升行动、‘内容为王’开展业务能力提升行动、‘移动优先’开展新闻传播力提升行动、‘苦练内功’开展作风能力提升行动、‘外树形象’开展媒体融合提升行动,显著提升了全县内宣外宣的能力和水平。”县融媒体中心主任王冠军说。
同时,吴起县在人民网、新华网、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先后刊发重点新闻稿件1200余篇(条),展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编写出版《胜利吴起的故事》,提升对外影响力,营造重实干、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强化理论宣讲,理论武装走心又出新
“这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堂很有意义的党课,我感到很受启发、很受教育。”县政府办干部齐祥奇说。
9月26日,吴起县举办了“学习践行新思想 奋进吴起新征程”主题文艺党课大赛决赛,涵盖从严治党,弘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主题。
“为了让宣讲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我县创新举办了文艺党课大赛,以大赛的形式发现全县的文艺人才,组建文艺宣讲团,让宣讲更生动、更有效。”吴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治宜说。
吴起县还十分注重理论宣讲,坚持以县、镇(街)、村(社区)三级“胜利山大讲堂”阵地为依托,按照“五讲六进”模式,推动理论宣讲工作走深走实。
“今年我们共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各类主题宣讲106场次,惠及全县干部群众2万余人次。”县委理论讲师团副团长郭凯说。
吴起县还利用“胜利山大讲堂”和公众号、视频号等资源平台,积极发布线上宣讲34期,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深化文明创建,城市面貌美观又美丽
通过强功能、补短板、塑形象、增内涵,吴起县以看得见的惠民之举、摸得着的利民之措,让群众感受到文明城市带来的成效和变化。
“我们第一期50处主街道的空中飞线整治已完工,第二期还有60处背街小巷和21个小区的空中飞线正在整治,预计年底前整治完成,届时全县主次干道的‘蜘蛛网’将成为历史。”吴起县文明城市推进中心主任王耀军说。
“今年以来,我们重点治理长征街、刘渠子等主次干道市容市貌问题,累计更换拆除破损门头牌匾28余块,整治占道经营1200起,整治其它市容乱象2100处,市容市貌和市场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吴起县城市管理局执法大队大队长高启新说。
为持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今年吴起县还投入5500万元,实施了“六大工程”,用一个个具体的项目,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拓展文明实践,弘扬新风正风又育人
吴起县顶尖造型理发店店主胡举从2015年开始,免费为辖区的老年人理发,目前累计免费理发1万余人次;吴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我们来了”——大学生志愿者“四点半课堂”活动,“我们来了”文明实践项目入选2023年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目前,人人争当志愿者、争做文明吴起人的良好风尚已初步形成。”吴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徐志永说。
壮大文化产业,文化引领有质又有效
“吴起长征1935数字空间于今年投入运营,是我们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项目,我县在资金补助、产品研发、产品布展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吴起县文产办主任康慧平说。
近年来,吴起县扎实推进文旅项目建设,组织参加“深博会”“丝博会”“成都版权博览会”等文旅活动,大力宣传推介吴起文化资源。积极谋划建设陕甘支队到达吴起重点展示园、吴起将军主题公园多个文化产业项目。同时,精心开展“南沟生态度假村第二届文化旅游节”等多场品牌性文化产业活动。
吴起县还加快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先后举办了民间技艺培训班8期,邀请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讲课,建立民间艺术人才库,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下一步,吴起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坚持守正创新,强化使命担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吴起新篇章开创新气象、增添新作为、引领新发展,在新时代大潮中奏响宣传强音,凝聚磅礴力量。”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永锋说。(思博海 何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