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的2024年会好吗”——中东人民的心语心愿

来源:新华社资源-中东总分社(埃及)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4-01-05 11:17:34

新华社开罗1月5日电 灾与祸,发生在中东2023年的一头一尾。土耳其和叙利亚的强震让多少生命瞬间埋于废墟,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战事让多少家庭顷刻支离破碎。

灾与祸降临之处,必然有祈愿和希望之光。在2023年的中东,这束光穿越灾后重建的家园,掠过烽烟中求生的面庞,也把国家致力发展的努力,照进在经济困顿中备受煎熬的百姓心中。

“我的2024年会好吗?” 许个心愿,祈求改变:中东不属于灾难。

震后重建,“找回曾经的生活”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一间30多平方米的厨房里,内斯琳·卡亚巴舍同姐姐正在忙着洗菜、切肉、烘焙、打包……她们经营着一家制作哈塔伊省特色食品的私家厨房。

卡亚巴舍现年45岁,来自哈塔伊省首府安塔基亚市。2023年2月6日那场7.7级地震几乎摧毁了她全部财产——办公室、别墅、汽车……家人们能在地震重灾区幸存下来,已是她最大的慰藉。“地震令我终身难忘,但是我要坚强起来”。

1704415186158.jpeg

这是2023年2月24日在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什拍摄的建筑废墟。新华社发(穆斯塔法·卡亚摄)

这位坚强的女性无时无刻不在怀念家乡。她说,待家乡完成重建,她会毫不犹豫地回去。“新的一年,我想创建自己的哈塔伊食品品牌,然后返回哈塔伊,找回我们曾经的生活。”

46岁的叙利亚人亚西尔·耶齐吉住在阿勒颇省,是一名发电机维修工。时隔近一年,回忆起那场地震,他依然心有余悸:“那种恐惧如同世界末日,我们的居住区情况很糟糕,建筑完全倒塌了。”

由于美国对叙利亚多年的经济制裁,这名中年男子手头没什么钱,修缮房子困难重重。他希望制裁能早日解除,“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孩子们就没有未来了”。

谈及未来,他的女儿加扎勒的愿望很朴实:“我希望2024年对我们来说更好。我的房子可以恢复到地震前的样子。”

战事荼毒,“我们需要两国方案”

耶路撒冷书店老板加德没想到44岁“高龄”的他还能接到征兵通知、被派往加沙前线。据他所知,大多数以色列预备役人员不满40岁。出发前一天,他陪伴了88岁的老父亲一整天,因为此去不知何时归。

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市,国防部前的广场上连日来聚集着大量民众。他们呼吁政府把解救扣押在加沙地带的人员视为优先议题,而不是把精力重点放在军事进攻上。

1704415186564.jpeg

这张以色列国防军2024年1月1日发布的照片显示,一名以军士兵在加沙地带参加军事行动。新华社发(以色列国防军供图)

年过六旬的以色列人纳达夫·塔米尔几乎每天都会来到这个广场,风雨无阻。他住在加沙附近的亲人有的被杀害,有的被扣押,儿子和女婿则被迫进入以军预备役作战部队。塔米尔说:“我们需要两国方案,这是唯一出路,也是国际共识。”

住在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的巴勒斯坦人拉米·坎迪认为,自己的同胞正经历“最艰难时刻”,人人向往的和平“现在难以实现”,“无论怎样,我希望新的一年,对大家来说都是美好的一年。冲突能结束,和平能来临”。

经济困顿,但“我们能战胜逆境”

代尔盖迈尔是黎巴嫩山区一个基督教城镇,通常一年四季都非常热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会到这里参观历史遗产和古迹。节日期间,这里到处张灯结彩,尤其漂亮。但如今,这里门可罗雀,一派萧条。

黎巴嫩目前经济状况不佳,今昔对比,当地人感触颇深。

小镇居民约瑟夫·卡迪有些悲观:“老实说,黎巴嫩人的处境非常糟糕……所有的东西都很贵,老百姓几乎给孩子买不起食物、付不起学费。供暖用的燃料也是问题。”

1704415186947.jpeg

2023年7月16日,在黎巴嫩贝鲁特,一名商贩在高温下售卖甘草饮料。新华社记者刘宗亚摄

艾哈迈德·古赛尼住在黎巴嫩伊斯兰教城镇巴格林。谈起未来,他略显乐观。“这不是我们第一次面临危机。我认为几十年前的内战比现在更艰难,但黎巴嫩人设法生存了下来,并再次站了起来。”

在古赛尼看来,黎巴嫩人民活泼、开朗且富有创新精神,只要脚踏实地、积极改革,“我们就能战胜逆境”。

发展战略推进酝酿新机遇

科威特教育部高级工程师赫芭·阿巴斯前不久前往中国广东,参加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这趟中国之旅令她印象深刻。感慨中国企业先进技术的同时,阿巴斯认为,双方可以抓住科威特经济转型的契机,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她说,科威特正在传统石油行业之外发展金融、高科技、旅游等行业,以期实现经济战略多元化。目前,科威特政府将自己定位为区域创新中心,努力部署高速数字网络。在这方面,中国华为公司“是个很好的合作伙伴”,“有能力向科威特提供先进的技术和优质可靠的产品”。

1704415187331.jpeg

这是2023年12月23日在科威特哈瓦利省一个科技展览会上拍摄的电动车展品。 新华社发(阿萨德摄)

卡塔尔首都多哈,冬日阳光明媚,温暖舒适。卡塔尔大学校园里,建筑学专业学生卢勒瓦·侯赛因·布-卡巴勒对祖国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布-卡巴勒认为,2022年在多哈举办的足球世界杯“是卡塔尔经济多元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自此,卡塔尔在旅游、商业等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展望2024年,她希望卡塔尔再接再厉,在推进“2030国家愿景”建设上更进一步。

同样对新年充满期待的还有中埃合资企业智慧宫文化产业集团埃及分支教育部经理娅拉·易卜拉欣。易卜拉欣在工作中感到“埃及和中国的合作非常紧密”,在她看来,这对埃及非常有益。“我希望中埃合作不断加强的同时,埃及能学习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记者:王昊、李芮、熊思浩、李振北、王卓伦、吕迎旭、冀泽、程帅朋、柳伟健、尹柯、汪强、谢昊、董修竹、杨依然、余福卿;报道员:乌穆特·厄兹吕、尼克·柯留辛、蒙塞夫、萨娜·卡迈勒、菲拉斯·阿布·赫扎姆;剪辑:杨依然、余福卿、王尚、李嘉茵(实习生);编辑:王鑫方、孙硕、徐晓蕾)

相关推荐
列国鉴·科威特 | 记者观察:广交会,让科威特人爱上“中国制造”

早在1972年,就开始有科威特客商赴广州参加广交会。科威特人通过广交会了解“中国制造”,进而了解中国。近年来,“中国制造”在科威特的声誉越来越好,两国经贸往来在促进中科关系方面也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

科威特举办中国文化美食节

集美食、健康、旅游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中国文化美食节9日在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贾比尔文化中心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科威特民众欢迎。

中国展团亮相中东国际发明展览会

第14届中东国际发明展览会4日至7日在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