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红动时空 花明有约——宁乡市花明楼镇盘活“三资”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4-01-08 16:01:27

res03_attpic_brief.png

“红动时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 

res07_attpic_brief.png

游客在参观“红动时空”红色影视文化情境体验区。  

res11_attpic_brief.png

本文图片均由宁乡市花明楼镇人民政府提供    游客来到“红动时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   

res15_attpic_brief.png

坐落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景区停车场里的“红色驿站”游人如织。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炭子冲里已是漫天红霞。

无论何时、无论晴雨,人们从五湖四海奔赴刘少奇故里,学习和继承一代伟人的崇高精神风范。

数据显示,宁乡市花明楼镇每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达300万人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第二批全国旅游景观名镇”“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全国重点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然而,花明楼镇虽然在地理位置上有着全国独一无二的伟人故里(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红三角”天然优势,但红色文旅市场客源单一、镇域文旅相关配套相对不足、文旅资源带动致富效应不明显、景区与乡镇在红色文旅发展规划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落差。

如何将现有红色资源利用起来,逐步提高发展成色?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花明楼镇深入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为破解该问题进行了翔实的调查研究与探索思考,最终确定“党群同心、三资同效、产业同链、文化同源”的发展路径,找到一条盘活“三资”的发展之路,成功打造“红动时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开启了花明楼镇新一轮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统筹资源,红色文旅“活”起来

一片苍翠掩映下,刘少奇故居坐落在青山绿水间,游客来来往往,穿梭不息。

花明楼镇域内农文旅教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特色农业产业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文化资源独具魅力。

花明楼红色旅游虽火,但景点以参观、瞻仰为主,一日游、过境游居多,一度让花明楼陷入“旺人不旺财”的尴尬。

要让“流量”变“留量”的第一步,就是要有效利用镇域内现有的农文旅教资源,做好“红色+”融合文章,推动红色文旅从单一参观、瞻仰型向兼具体验、教育、会展综合型转变,让多业态的文旅项目遍地开花。

2022年以来,花明楼镇党委在保护、升级、提质基础上,积极探索项目建设新模式,采取馆镇统筹、市场运营、共建共享模式,将红色与教育深度融合、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结合,打造“红动时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

该基地位于花明楼镇炭子冲村,距离高速出口1.2公里、少奇故里景区2.5公里,占地55亩,建有服务中心、多媒体会务区、红色影视文化展区、情境演绎区(多功能厅)、乡村会客厅、户外研学活动区、老地方、老屋里、户外拓展区等九大功能区,集党性教育培训、中小学生研学、红色文化情境体验、农耕文化展示于一体。

随着基地对外运营,“红色游”+“绿色游” 的有机融合让更多游客在参观景区之余,步入了田间地头,感受乡村美景。

特别是景区停车场的“红色驿站”建成之后,游客由以往的匆匆进入停车场驱车离开转变为到“红色驿站”坐坐再走。驿站内的政策宣讲、文化宣传、商圈地图、志愿服务,向群众和游客充分展示了花明楼人的红色基因和全国文明镇的基本素养,游客服务体验得到大幅提升。《向心宁之乡出发——花明楼》《红动时空 花明有约》等系列宣传视频向外界推介,让更多的人“知道花明楼、想来花明楼、驻留花明楼”。

盘活资产,产业链条“长”起来

12月初,走进“红动时空”红色影视文化情境体验区,十多名游客正在体验《共产党人刘少奇》微党课。现场硝烟四起,枪声彼伏,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微党课结束后,游客还能在红色影视道具展厅与场景还原展区参观游览。这里还原有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安徽定远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河南渑池刘少奇住所等刘少奇同志革命生涯的重要见证地,还摆放着《共产党人刘少奇》《走向共和》《红船》等影视剧中用到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生活起居用品、服装服饰等道具。大如马车、瓷器,小如手表、茶杯,元素丰富。

这一体验基地前身是一座影视文化体验园,于2018年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为拍摄《共产党人刘少奇》献礼剧,由宁乡文旅投和和光传媒公司共同建设。影视剧拍摄结束之后,此处则变为红色影视基地,基本闲置未用。

镇党委通过调查研究、民主协商、集体决策,决定盘活利用这处闲置国有资产,在此建设一个规范化的基层党校,并以此为平台,开展党性教育和乡村振兴实践教育,并配套发展乡村产业,打造集党性教育培训、中小学生研学、红色文化情境体验、农耕文化展示、农副产品和文创产品展销于一体的“红动时空”乡村振兴综合实践平台,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有效激活。

红色文旅资源激活后,留下的游客能在“老屋里”农家美食体验区品尝到最地道的花明楼美食,也能在乡村会客厅购买“金盆云雾”白茶、“湘妃翠”绿茶、“辣美椒甜”辣椒等特色农副产品,还能到种植基地体验辣椒、葡萄、乌梅、猕猴桃等蔬菜水果采摘。

以此为契机,花明楼镇聚焦全局“布链”,以红色文旅为中心加快推动全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本形成了“红色+绿色+金色”产业布局。聚焦业态“延链”,以红色文旅为圆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如建设旅游驿站,为游客提供精准特色服务;聚焦龙头“壮链”,以红色文旅为重心增强“头雁式”效应,如培育壮大“辣美椒甜”等特色农业品牌,加快形成生产链、加工链、服务链,贯通产加销服,融合农文旅教,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整合资金,美丽乡村“富”起来

临近2023年年底,辣椒即将集中上市,宁乡辣美椒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肖胜蓝和妻子又开始忙碌起来。

“‘红动时空’运行后,我们的辣椒成了热门产品,学生研学和劳动实践也经常来我们基地,‘辣美椒甜’的品牌越来越响亮。”肖胜蓝对未来充满信心。

“辣美椒甜”辣椒只是花明楼镇的特色产品之一。以往“金盆云雾”白茶、“湘妃翠”绿茶、靳源大米等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品往往“独自为战”,如今依托“红动时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已实现抱团发展。

这得益于花明楼镇以党员教育培训和乡村振兴实践为抓手,国有平台、村集体、市场平台多方合作,注册资金200万,成立“红动时空”文化旅游公司,将闲置资产红色影视基地托管红动时空,探索建立“国有平台+社会组织+村集体”运营模式,选举产生以炭子冲村党总支书记黄中为董事长的公司管理层,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基地的全面运行和管理,投资方在每年年底实行保底分红。

基地运行后,“红动时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通过市场化手段,向社会提供培训、研学、旅游参观、影视拍摄、餐饮服务、农副产品和文创产品展销等,村集体年底保底分红。运营6个月以来,总营业额达450余万元,解决当地30多个群众就业,积极带动了镇域内大米、肉禽、水果、蔬菜、文创产品的销售,有效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的就业增收。2023年底预计3个村村级集体经济超100万元,5个村村级集体经济超50万元,有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

千百年来,花明楼逐渐凝聚成了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花明楼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以来,花明楼逐渐凝结出了以刘少奇同志为代表的不忘初心、心系人民的花明楼红色文化;新时代以来,花明楼共同凝集起了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花明楼奋斗文化。

既一脉相传,又与时俱进,“红动时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拓宽了红色的内涵和外延,将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相关推荐
重庆沙坪坝区举行“小萝卜头”红色故事巡讲示范活动暨红领巾党史宣讲团成立仪式

​3月29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小萝卜头”红色故事巡讲示范活动暨红领巾党史宣讲团成立仪式在歌乐山下渣滓洞隆重举行。

多家单位联合征集“红色”书画作品,拍卖所得将支持公益

9月16日,人民日报社《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北京市青年党建研究会等联合多家单位向社会征集“红色”书画作品,并将公开拍卖,拍卖所得将用于支持北京市红十字会人道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