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陕西工行:2023年普惠贷款增量破100亿大关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胡梦婷 2024-01-10 10:39:03

2023年,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把普惠金融扩面提质作为“1226”重点工作之一,累计为2.6万余户小微经营主体授信、投放贷款540亿元,贷款增量超100亿元大关,新增融资客户近万户,有贷户达到2.5万户,贷款增量、客户拓展及系统贡献均创历史新高。

陕西工行把普惠金融业务作为服务实体、服务人民、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抓手,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制定普惠金融及乡村振兴市场规划,相继出台《强化普惠金融十项机制》《关于优化普惠金融向网点下沉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机制性文件,进一步推动激励考核、尽职免责、资源保障、“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不断完善;不断激发全行做普惠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加快推动服务重心下沉,深入推动普惠专业人员和标准化产品下沉网点,大力开展普惠金融营销服务竞赛,推动网点人员“知产品、知目标、知名单、知业绩,会拓客、会营销、会办理、会系统”,辖内所有营业网点均参与到普惠金融业务营销服务,普惠金融营业网点业务发起率、网点员工参与率显著提高。

服务下沉的同时,陕西工行持续丰富普惠金融产品体系,秉持以“市场反馈最优、产品流程最优、客户体验最优”的产品设计理念,强化数据赋能,打造信用类、抵质押类、数字供应链三大数字普惠产品体系。全年创新推出了“秦创贷”“杂粮贷”“军医贷”“私客贷”等12个特色融资场景;加强与地方银担合作,落地“秦担快贷”“农担批量担保模式”,围绕“种植e贷”、“助农e贷”、“两权抵押”业务,落地渭南冬枣场景“整村授信”项目及商洛烟草批量主动预授信项目,带动整村授信71个村落,打通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此外,陕西工行坚持“小额、线上、数字”发展方向,用好数字化工具,洞察客户需求,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策略,加强与三方平台合作,重点准入了“水务融信”“西电保理”“中交商业保理”等三方平台,落地了辖内首条文旅数据链、首条项目e链及“陕建全电发票”项目,打通了CFCA供应链业务模式。落实“数字普惠”发展理念,构建了“三系统一平台”的数字发展生态;牵头搭建了“银税互动二期系统”“西安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采系统”“陕西创业担保系统”,自主设计了“陕西分行普惠金融生态圈”平台,更好助推小微企业融入“生态圈”、扩大“朋友圈”,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

据介绍,2024年,陕西工行单日净增普惠贷款达13亿元。新的一年,陕西工行将立足“普惠金融”,用好“数字金融”,赋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与“养老金融”,推动普惠金融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新发展。(王潇蒙、薛娟)

相关推荐
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毅:数字普惠 携手全球南方迈向包容性未来

张毅强调,建设银行将把握普惠金融发展的新趋势,进一步提高服务质效。丰富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内涵,从解决融资难题,向企业全经营场景、全生命周期扩展;从信贷向非信贷、从金融向非金融服务延伸,以旅程式服务陪伴小微企业“成长”。

杜譞:以分布式光伏模式来推动农村清洁能源转型

3月20日,普惠金融与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路径选择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通过多元对话与交流,分享经验、凝聚共识,为助力发展中国家跨越能源转型壁垒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中再产险王忠曜:构建再保险生态圈服务普惠金融与新能源产业

中国财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忠曜在发言中指出,作为再保险领域的国家队,中再产险不仅要提供风险转移和承保能力支持服务,还要形成真正的再保生态圈服务金融、新能源等相关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