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企业上市基金服务计划来了!成都制造业企业上市再添动力

来源:成都商报 责任编辑:胡梦婷 2024-01-18 00:00:00

成都超300万户市场主体中,上市企业成为一支“生力军”。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成都共有A股上市企业117家,总市值12753.17亿元。A股上市企业中,制造业企业74家,总市值7680.36亿元;信息产业企业15家,总市值858.21亿元。制造业及信息产业企业数量和市值在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排名第5位。

上市企业“存量”优势下,如何做大“增量”?1月17日下午,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主办的“新产业 新模式 新动能——提振信心在行动 多措并举助力企业上市提速”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如何推动制造业企业上市成为热议话题,现场不少企业、金融机构人士表示,多项举措中,金融服务和数字化转型成为赋能制造业企业上市的两大“助推剂”。

成都金融业联合会在会上还发布了“春苗秋树之企业上市基金服务计划”,将打造多层次企业上市服务体系。

11.png

▲活动现场

构建梯度培育体系

推动制造业企业抢抓上市机遇

“在2000年的时间节点,我们还不是一家优秀的企业。”现场,华融化学董事长邵军对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经历进行“现身说法”。

华融化学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深交所创业板企业。“过去,华融化学属于传统制造型工厂,运行效率低下,产品结构单一,低毛利、低盈利问题突出,深陷低价值产品市场,没有创新突破。”邵军回忆了企业的发展历程,上述种种“成长的困惑”一直延续到2018年左右。

后来,华融化学瞄准资本市场,开启上市之路。要成为上市企业,除了技术、运营等方面实现转变外,金融赋能至关重要。“要上市,一定要做到合规经营,这就需要专业中介机构辅导,筑牢合规发展的底盘。”邵军谈道,其间,上市筹备、中介费用等环节均需要花掉一笔开销,“整个合规成本大幅提升,而规范运营才能行稳致远。”

有了来自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的帮扶,去年3月,华融化学正式登陆创业板,成为成都制造业“上市军团”的一员。然而,成都的目标不止于此。2023年1-12月,成都共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7家,其中制造业企业3家,信息产业企业3家。

据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介绍,在成都,推动企业上市的梯度培育体系正在形成。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成都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6户,居全国第9位、副省级城市第5位,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150余户,建立起由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组成的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

“我们将上市作为工业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连接综合性金融政策支持,编制培育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制定一企一策,并成立服务专家团队,提供资源辅助决策,构建形成牵头部门和产业部门深度参与的机制,市级部门与区(市)县协同联动的上市工作定期协调调度机制,实现企业上市资源整合。”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说。

12.png

▲活动现场

输送金融“活水”助企发展

“企业上市基金服务计划”发布

在推动企业上市过程中,成都一直在发挥金融“活水”助企惠企功能。在现场,成都金融业联合会发布“春苗秋树之企业上市基金服务计划”。“我们整个上市基金的服务计划希望打通从母基金的要素集聚,再到链接细分产业头部企业,对细分行业的优质项目进行甄别、对接,积极进行资源衔接,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上市的专业化服务水平。”成都金融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逐渐组织不同细分行业的机构走进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希望大家在直接接触过程中获得资本市场的直接指导能力。

此外,华西证券在现场发布“春苗秋树之‘千企万亿’行动计划”,助力中小企业拥抱资本市场。据介绍,“千企”是指至2027年末,累计投资50亿元,服务企业数量上千家;“万亿”则是指企业总体估值上万亿。通过该行动计划,培育一批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标杆企业,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3.jpg

▲活动现场

统计数据显示,成都2023年第一阶段智能制造咨询诊断工作中,普什制药、重汽王牌、微网优联等90余家企业收到了专属“良方”,覆盖生产流程数字化、场景工艺自动化、内外网改造智能化、企业发展协同化等各个方面。

相关推荐
专访: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 助力中马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访工银马来西亚总经理谢少雄

中国工商银行(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少雄近日接受新华丝路专访表示,中国已经连续15年成为马来西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工银马来西亚自2010年成立以来,积极为中资企业“走出去”和中马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提供全方位、综合化的金融服务。

农行新疆分行做好外籍来华人员金融服务工作

为全面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做了制度规范

安徽: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通过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等多种方式,全力支持安徽外贸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