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金融监管总局四川监管局:加大、优化对制造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供给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胡梦婷 2024-01-13 12:00:00

“四川是全国经济大省和国家战略大后方,当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的关键阶段,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并优化对制造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供给,我们责无旁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副局长周卫江1月11日在金融监管总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具体可用“专、精、特、新”四个字概括。

第一个字,专。充分发挥科技金融专业机构的示范带领作用,着力在更大范围带动金融供给增量。四川现有科技支行25家、科技保险支公司2家,科技金融专业机构数量位居全国首位。“2023年,我们率先出台了科技金融专业机构监管办法,提出专用制度、专业人才、专项考核、专门风控、专属支持、专线对接的‘六专’机制。”周卫江说,首次提出科技金融专业机构的“科技型企业贷款、户数均应占比超50%并逐步超70%,科技型企业承保户数、保险金额逐年增长”量化目标。

第二个字,精。以提高服务直达能力为主攻方向,激发金融服务的活跃度,着力提升金融供给流量。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企业时间成本、财务成本、沟通成本。“我们印发通知,明确16项具体工作安排和要求,提升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直达能力。”周卫江说。

第三个字,特。围绕企业特点、产业特色、地区特征,着力提高金融供给质量。“围绕初创期、成长期的轻资产企业,我们深化与税务、电力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合作设计‘弱担保、弱抵押’的信贷产品,围绕重点产业,联合经信、科技等部门常态化开展六大优势产业、绿色融资等融资对接活动,2023年以来,累计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六大优势产业发放贷款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周卫江说。

第四个字,新。持续拓展金融服务新空间,着力丰富金融供给容量。“在政银合作方面,成功创建14个国家级或省级产融合作试点,14家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创新推出‘制惠贷’‘园保贷’等政银合作产品。”周卫江说。

“我们始终坚持,对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一手抓金融资源‘量’的合理增长,一手抓金融服务‘质’的有效提升,以金融供给量质齐升推动四川加快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周卫江说。

相关推荐
从“工具”到“伙伴”:AI如何重塑金融服务的未来图景

世事如棋局局新,南方潮起;全球合作共发展,金融为要。以“融金聚智 点亮南方”为主题的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3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

农行伊犁分行多措并举保障秋粮“颗粒归仓”

农行伊犁分行聚焦服务“三农”主责主业,全面整合资源优势,开展秋粮收储专项活动,多措并举保障秋粮“颗粒归仓”。

交通银行以优质高效金融服务助力“全球南方”合作高质量发展

“全球南方”本币融资创新合作研讨会12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交通银行行长张宝江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一家来自中国的大型金融集团,交通银行将充分发挥综合经营优势,积极为“全球南方”国家经贸往来、投融资合作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