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来自中国的援助让我们度过严冬——回访阿富汗赫拉特省地震灾区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4-02-21 09:54:32

新华社阿富汗赫拉特2月21日电(记者邹学冕初春时节,阿富汗西北部沙漠深处的平均气温仍在零摄氏度以下。在凛凛寒风和漫天黄沙中,一排排印着“CHINA AID(中国援助)”字样的帐篷挺立在震后的残垣断壁间。新华社记者在阿富汗发生地震4个月后回访赫拉特省灾区,看到这样的景象。

2023年10月,阿富汗西北部连续发生多次6.3级强烈地震,逾千人遇难,大量房屋被毁。大灾之后,随着当地天气转冷而且气温跌破零摄氏度,刚刚脱离危险的地震灾民再度陷入困境。

赫拉特省省长发言人尼萨尔·艾哈迈德·埃利亚斯曾在地震后表示,冬季即将到来,帮助失去家园的灾民抵御寒冬是当务之急。他坦言,在灾后重建以及避免人道主义危机方面,阿富汗临时政府和民众面临不少挑战。

严寒天气是阿富汗民众冬天不得不面对的挑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月15日发布报告说,赫拉特省正遭受严冬侵袭,这使地震灾民生命受到威胁,当地重建工作也因此受阻。

正当阿富汗受灾民众面临严冬考验时,来自中国的援助送来了温暖和希望。

2023年10月15日,包括帐篷、折叠床等在内的首批中国援阿富汗抗震救灾人道主义物资运抵阿富汗。一个月后,包括棉帐篷、折叠床、棉被、羽绒服等过冬物资的中国政府第二批抗震救灾物资运抵赫拉特省。

当地村民穆罕默德·简在地震中失去了五位亲人,如今住在中国援助的帐篷里。他曾一度靠在废墟中捡破烂御寒。简说,除帐篷外,他们一家人还收到了两条中国援助的毯子和几件棉服。“这让我们能在寒冷的冬季保暖。”

在当地采访时,数十名阿富汗人走过来围在记者身边。他们在地震后收到了来自中国的援助物资。他们取下裹在身上的毛毯或脱下棉服,向记者展示上面“中国援助”字样的标识。

“我们这个村至少有50户家庭收到了来自中国的援助,感谢中国!”在震后领到中国援助的毛毯、棉衣和食品的当地灾民古拉姆·礼萨说,“要是没有中国援助,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在寒冷的冬天,刚刚在地震中失去家的我们几乎买不起任何食物糊口,也没有衣物御寒保暖”。

赫拉特省灾难管理部门负责人穆萨·阿沙里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是阿富汗的友好邻邦,在地震灾区民众最困难的时候中国及时送来了援助物资,解决了燃眉之急。”

相关推荐
综述丨山水相连 互信互惠——中国与阿富汗关系开启睦邻友好新篇章

1月20日是中国与阿富汗建交70周年纪念日。中国与阿富汗山水相连,中国尊重阿富汗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阿富汗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尊重阿富汗人民的自主选择。与此同时,阿富汗也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

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与阿临时政府共同举办中阿建交70周年庆祝活动

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与阿临时政府1月20日在阿外交部共同举办中阿建交7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驻阿富汗大使赵星、阿副外长斯塔尼克扎伊,阿政府各部门、工商界、教育界代表及在阿中资机构和华侨等约150人出席。

旅西侨界心系慈善 为巴伦西亚等地区捐款捐物送温暖

1月10日晚,旅西侨界在西班牙青田同乡会的组织下于马德里举办2025旅西华侨新年晚会,在欢庆新年的同时心系慈善,为近期遭遇自然灾害袭击的西班牙巴伦西亚等地区送上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