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成都将设立10亿元成德眉资同城化科创母基金

来源:成都商报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4-03-01 00:00:00

2月29日,记者从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日前召开的2024年成都市科技创新暨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工作部署会上了解到,在2024年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专项中,成都将协同建设天府大道科创走廊,设立规模10亿元成德眉资同城化科创母基金,支持成都都市圈企业开展联合攻关。

据了解,“联合设立科创投资基金”是推进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促进成都都市圈区域协同创新的必要措施,在今年的成都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同城化科创母基金的建设。而根据同城化科创母基金建设部署,成都都市圈将依托成都市国有投资平台,协同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国有投资平台,联合社会资本,聚焦绿色制造等领域,共同发起设立双边或多边合作的科创投资基金。

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科创投加快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投资体系,组建成都天使母基金,加快登记注册S基金,“科创+重产”基金群规模达1250亿元。同时,成都今年依托促进“四链”融合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等重点改革任务,探索财政科技资金“先投后股”机制,加强科技服务能力。 

相关推荐
科技重塑生产链,新疆棉“丝路出海”

在智慧农业的精准赋能下,万亩棉田实现“荒漠变绿田”的奇迹;通过创新制造深度转化,棉花拓宽应用,延伸产业链;依托丝路物流高效链接,新疆棉花沿着共建“一带一路”销往全球——近日,记者跟随“沿着高速看新疆”采访团,领略了科技支撑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别样风景。

从脑科学到猕猴桃——中外联合实验室奏响“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交响曲

联合实验室作为中国对外科技合作创新的重要平台,旨在通过中外科学家的务实合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特稿丨中国科技进步的世界注脚——从自然指数看中国“十四五”科研成就

在全球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为世界科研的重要引擎。最新发布的自然指数2025科研领导者榜单显示,中国高质量科研产出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并仍在迅速扩大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