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最大风险是因不在中国而失去全球竞争力”——访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马铭博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4-03-14 14:48:35

新华社上海3月14日电(记者郑开君 有之炘 周蕊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马铭博(外文名:马克西米利安·布特克)日前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德国企业普遍看好中国投资环境,认为“最大的风险是因不在中国发展而失去全球竞争力”。

马铭博认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会非常强劲。他说,尽管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率与十几年前相比有所放缓,但中国经济体量大并已进入相当成熟的发展阶段,这也给在华德国企业带来机遇。

与在华德企交流过程中,马铭博发现,一些企业家时隔四五年再来中国,发现“依然喜爱中国,觉得在中国谈合作、找伙伴、做生意很容易”。同时,在华德国企业家们惊讶于中国不少产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很多新产品问世,数字化变革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迅速发展。”

马铭博说,中国企业技术先进、创新力强,有些已在行业内领跑。他表示,全球重大新技术在中国都可以找到持续发展空间,因此在中国投资不仅意味着增长机会,更意味着可以从创新体系中受益,保持全球竞争力。

“在过去30年里,中国企业向德国企业学到很多东西;而现在是德国企业向中国伙伴学习的时候了。中德两国可以开展更多合作互鉴。”马铭博指出,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发展前景良好,吸引国外不少初创企业来中国寻找发展机会。

马铭博说,中国持续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的举措正在进一步巩固外国投资者信心。他表示,期待中德两国在新形势下开展更多商业交流,也希望更多德国人来中国走走看看。

根据中国德国商会今年1月发布的2023/24年度德企商业信心调查报告,超九成受访德企计划继续扎根中国市场,过半受访德企计划今后两年增加在华投资。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新华时评丨从两大展会火爆看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

从积淀中走来:中国装备在全球产业链中展现硬实力

近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宝马展(bauma)举办,全球350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齐聚,共探行业未来趋势。本届展会聚焦气候中和、替代驱动、网络化施工、可持续建筑和采矿业挑战五大热点议题,展示出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