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山西中医渴望创新 冀将资源优势转资本优势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9-20 14:39:40

“一带一路”的提出让中国沉寂数年的中医药文化有了国际化新机遇。“中医药及中医技术要走向世界,最需要的是创新。”19日,山西中医药大学校长李青山如此表述。在“晋药”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国的专家及中国中医药界学者数百人共同参与,探讨如何让中医药走出“国门”,将资源优势转为资本优势。

被称为中华文明摇篮的山西不仅是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药资源大省,中药材资源丰富。据统计,山西现有1456种中药材,占中国内地中药资源数量的8.7%,其中有30多种中药材属道地药材,占全国的15%。黄芪、连翘、黄芩、柴胡、远志、党参、苦参等都是业界闻名的晋产道地药材。

“如何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李青山坦言,目前,中药面临科研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我们学校正在建中药开发平台、中药技术研究平台、中药产业开发平台,有平台才能培养和引进人才。”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山西的针灸等传统中医技术越来越受到青睐。在此间举行的山西省农博会现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参赞萨乌烈·努尔加里耶娃对山西省针灸医院展示的都灸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一直在询问这个疗法的作用、原理,希望以后有机会深度合作。”山西省针灸医院党委书记安玉兰介绍,此前,该院曾接待过法国、美国、阿富汗、越南、喀麦隆、牙买加等国家考察团,“对针灸在康复中的作用都很认可。”农博会期间,由该院与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共同组成的“国医堂”展区引得众人驻足。

如何让中医药及中医传统技术“走得更远”?研讨会现场,澳大利亚工程院资深院士罗伯特·刘易斯讲授了中医相关知识产权商业化和产业化的经验;来自中国医药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等地的6位专家学者围绕“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中药产业发展与思考”、“道地药材的多维评价与产业化”等做了主题报告。

据悉,此次山西省首届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技术、新标准、新产品”博览会“晋药”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由山西中医药大学和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共同举办,作为第五届山西省农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重要行业打造权威性、常态化和国际影响力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

相关推荐
逛非遗大集、赏民俗特色、品地方美食——山西石楼推出10条“五一”小众旅游精品线路

五一假期,山西省石楼县深挖当地文旅资源,围绕崖头、柏卜湾、黄河奇湾、留村伟人路居、东征纪念馆、郝家大院、永由村等区域景点,推出十条小众旅游精品线路,融合历史遗迹、自然风光、非遗文化与乡村艺术,满足游客“短途深游”与“沉浸体验”的出游需求。

记者手记|在援外医院感受中圭跨越山海的情谊

在乔治敦公立医院设立的中国医疗队圭亚那中医中心于2023年挂牌成立,成为该国推广中医文化的重要平台。

中医文化走进巴西社区

当地时间3月30日上午,由巴西戈亚斯联邦大学中医孔子学院联合戈亚斯联邦大学护理学院及当地卫生部门共同举办的“癫痫病权益宣传月”系列活动在阿雷昂公园展开。